美国著名的广告大师韦伯·扬将广告创意的思维过程描述为五个阶段,向我们展示了广告创意产生的全过程。
- 沉入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收集、整理所有有关的资料阶段。收集资料看似简单,实际上是一件相当烦琐。因为不了解收集情报的重要性,人们经常会把收集原始资料的所需要的宝贵时间,浪费在无所事事地等待灵感的降临上。供创作用的资料有两种,一种是关于该商品的特定资料,另一种是一般的生活资料。特定的商品资料相对来讲比较容易搞到,而有些生活的资料则需要穷一生的精力去追求。法国作家莫泊桑当年受教十福娄拜学习写作的时候,福娄拜就特别强调深入观察生活细微差别的重要性,他说:当你乍看巴黎街上一位车夫的时候,可能会觉得他与其他车夫非常相象,并无差别。可是你仔细地研究他,直到你能把他描述得与这个世界上任何其他车夫都不相同的程度,他才是个与众不同、有独特个性的车夫。可见,原始资料的涵盖面是非常宽泛的。原始资料的搜集有点象在万花筒中,放进更多的彩色小玻璃片,它的多少决定着可能产生的新的组合的数量。
- 消化阶段
第二阶段是消化资料阶段。这一阶段是对搜集来的资料加以咀嚼,也就是用心一点一点地去体会这些资料。在这一过程中,你可能会得到一些不确定的或某些不完整的创意,尽管残缺不全,但一定要记下来。不久之后,你可能会对产生一个好创意缺乏信心,心中一片混乱,情绪上也可能很烦躁。
- 沉思阶段
第三是沉思阶段。这一阶段就是再深思,但要尽可能完全顺乎自然,让潜意识发挥作用。这一阶段要尽量不做任何刻意的努力,把问题置于下意识之中,最好把题目忘掉,去散步,或听听音乐,转向任何能刺激你想象力及情绪的事情。正如大卫·奥格威所说:“在你脑袋有意识的部分塞满情报,然后放松你理智思考的过程。为了做到这一点,你可以散个步,洗个热水澡,或者喝一杯红葡萄酒。”
- 顿悟阶段
第四是启迪阶段。即思想火花崩发阶段,广告创意会突然间涌现,很可能是在你并没有期望它出现的时候,常常是喝完酒,抽支烟,甚至是在打个吨儿的功夫。这与“顿悟”非常相象。
- 求证阶段
第五是求证阶段。这是广告创意的最后阶段,就是要把新生的广告创意拿到现实中加以检验,同时交由有关专家进行论证并最终加以完善。比如,大卫·奥格威在给劳斯莱斯汽车写了26个标题之后,交由他公司里的6名撰稿人去评审。最终确定了那条世界经典的广告语:“当时速60英里的时候,新劳斯莱斯车上最大的噪音是来自那架电子钟。”
创意产生的思维结构很象一座金字塔,塔底是与广告有关的所有资料和创作者广博的知识,塔尖才是广告的创意,即点子。韦伯扬描绘的创意“五步曲”完全符合心理学心理分析的原理。依心理分析的观点,创造的过程分为下意识、前意识、意识三个阶层。这种心理分析的观点认为,就创造的全过程而言,创作者本身无法感觉下意识,而只有经过表象化达到前意识阶段,在这一阶段则有着逻辑、科学、计划的参与,经过这一阶段的系统交流,到达意识境界,人们称之为顿悟。即产生创造性思想的那一刹那。也有的心理学家将创造的心理过程概括为五个阶段,即:观察、准备、潜伏、放射、证实。其中,放射阶段是创造过程的顶峰,也就是灵感出现的一瞬间,这与韦伯扬的创意“五步曲”似乎更加接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