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论坛 门户 技术 音响 查看内容

影视表演:二位一体

2012-4-12 06:4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616| 评论: 0|原作者: 中国音响网



  “二位一体”的特点决定了演员要像音乐家掌握乐器、文学家掌握语言那样去磨炼自身的外部表现工具—形体、五官、声音、语言以及各种外部技能(包括骑马、开车、游泳、格斗、歌唱、舞蹈及乐器演奏等特殊技能),并掌握一整套表达内心世界及情感的内部心理技巧。当然也包括演员自身对生活的理解积累及各方面的修养等。不少演员由于形体不够灵活,难以胜任某些角色;有的则因为声音的可塑性太差,不能扮演另一些角色;有的又由于可塑能力差或生活阅历浅、知识修养薄,使其戏路狭窄发展受阻。总之,要塑造好各种形象,就必须像不断锤炼语言,甚至像提琴家拉练习曲那样坚持不解反复磨炼。
   
  塑造复杂的人物内心,比起画家掌握颜色、文学家掌握文字还要难。不少演员由于自身的工具和材料未磨炼好,基本功甚差,常常需要“正音”。由于演员的基本功差,致使排练时间太长,苏联戏剧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就常对演员发牢骚。特别是影视演员,很难有长时间的排练,是“一次过的艺术”。所以镜头前的表演更需要基本功,更需要平时刻苦的磨炼。
   
  也有人将“二位一体”理解偏了。反正是人演人,很容易,把自己端上去,似乎谁都行。特别是影视演员塑造的人物的语言、动作与生活的幅度相差无几(不像京剧、歌剧那样需要程式,也不像话剧),既不唱,又不舞,没什么练的必要。加上有影视的综合处理和导演的蒙太奇手法的帮助,而影视领域里又出现了非职业演员演主角的现象,于是认为练不练基本功、掌握不掌握技巧、学不学理论都无所谓。
   
  雕塑家决不能将一块泥土放在那儿,让别人承认那是艺术品。而演员特别是影视演员似乎是占了个大便宜。其实不然,演员将自己端上银幕或舞台展览自我算不上艺术。特别是职业演员,要塑造有血有肉、有性格、有思想、有灵魂的典型形象绝非轻而易举。什么是形象上极强的个性色彩?就是很大程度上不可替代(2004年底,香港电影导演王晶在北京电影学院标准放映厅讲,港台演艺界公认,可以找100个刘嘉玲、100个张柏芝甚至许多的巩俐、章子怡,但目前为止,还没人见过第二个舒淇)。许多人也不容易理解,一个面部超宽、颧骨突兀、带有考古意义上北京人进化特征的华人模特吕燕,为何会在西方如此走红。
   
  在诸多方面中,先天的条件是无法改变的,而且这些条件和演员的风度、气质结合在一起,往往既是构成一个演员创作个性和创作路子的重要因素,同时又是使演员有着某方面的局限性的重要因素。它是演员总体素质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是决定一个演员是否优秀,是否具有魅力,绝不仅仅在于此。演员的魅力,实质上是由上述诸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所决定的。一个天生丽质的女演员或一个相貌英俊的男演员自然会比相貌丑陋者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这种优势不是绝对的,只有当它和上面所说的各个方面结合在一起时,才可能成为真正的优势,从而具有真正的魅力。否则,无论长得多么漂亮、英俊,也不能把她或他称之为一个优秀的演员。事实上,在演员的总体素质中真正起着决定因素的是演员本人的生活素养、思想水平和专业技巧,以及他的敬业精神与职业上的道德水准。一个演员只有在这些方面努力提高自己,才有可能使自己的总体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
发表评论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