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让代理或制片人对你的剧本感兴趣,你就必须学会如何沟通,并最终说服他们。编剧们往往会在无意间暴露自己的迟疑,从而导致制作者对你的剧本的印象大打折扣。因为他们会觉得你对电影不懂行,而且对自己的作品没有自信。连你自己都没自信,凭什么要让人家对你有信心?更别说把你的剧本拍出来了。你要做的就是,把剧本给那些代理人或者什么制作公司的头头,然后调动你个方面的才能说服他们,让他们觉得用在你身上的时间不是白花的。
一位从事四十年的金牌代理、制片人兼职业编剧彼得·杜奇说,只有了解你的对手,才能击中他们的要害。保罗·斯莫尔通过研究“美国编剧指南”(WGA)目录和“好莱坞最有创造力导演”(HCD)名录,为编剧们提供了一个“最符合商业需求”的题材范围。Shadow Catcher影视公司的罗杰·贝尔沃夫指出,电影界的人员流动性很强,要想和一个公司取得长期合作,编剧就要充分了解该公司的口味、偏好和近期的发展趋势。
显然,对于一名职业编剧而言,光知道怎么写剧本还不够,还要了解一些拍摄方面的知识。作为老师,我反复向我的学生们强调这一点。必须尽可能为自己创造机会,站到摄影机——什么什么摄影机都行——背后去,看看文字是如何转换成影像的。这很好理解,要当医生就得学医学,同理,要当好编剧,就得学电影。接受过正规编剧训练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当上好编剧。但是,正像保罗·斯莫尔所说,一张漂亮的专业文凭将为你的履历表增光添彩。无论如何,经过学院式正规编剧训练的人总比没学过得人要专业一些。
制定一个写作计划。把手头的剧本作为你的起点,看看能不能把它们发展成一个成熟的本子。你有没有为一个或许一辈子也卖不出去的剧本苦干数月的经历?我就有过。从现在起,试着改变一下这种状况。把自己当成是个每个字都能卖钱的职业写手,重新审视一遍以前写的东西,看看那里面有没有藏着能卖个好价钱的金子。我想,一个人老在“写着玩,没钱赚”的处境里待着总不会好受。然而这就是残酷得现实,毕竟剧本多,投资少,而最后能拍成电影的更少之又少。
事实上,在很多情况下,一个剧本在市场上的标价,可能远小于它实际的价值。你的杰作很可能获得很高的声誉,却无法给你带来一座金矿。现实就是如此残酷。罗杰·贝尔沃夫说:“有时候我眼睁睁看着我喜欢的剧本硬生生给放烂了,真令人痛心。但生意就是生意,你必须接受现实。”换句话说,要想挣到钱,你手上必须有更多的剧本。
保罗·斯莫尔建议,编剧们手上至少得有三四个成熟的本子,他说:“去见代理人时,你手头上的货一定得品种齐全。因为你作为编剧,只是他手上的一个品种。要是你这个品种卖不出去,他完全可以换别的。如果你自己玩不出花样,那就惨了。”所以,还是未雨绸缪,早做准备为好。
“编剧的天职就是写剧本,”斯莫尔总结说, “无论卖不卖得出去,他们总得接着往下写。不写就更没希望。”贝尔沃夫也说过:“老天,千万别掉在钱眼里钻不出来。你既然选择作编剧,就要在这条路上一走到底。写剧本就是你的天职,钱的事以后再想。”杜奇将这种激情和使命感比喻成“一团胸中的火”:作为一名编剧,要对自己的事业不离不弃,锲而不舍,坚持到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