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怎样协力完成一部作品呢?曲意迎合吗?把自己的观点扔到窗外?不,当然不是!但是无论如何,要细心挑选你的合作者,必要时再坚持己见。如果导演需要一个眨眼而不是做鬼脸,这样的变动不算什么,但如果他要改掉大半个剧本重新编排,你就必须坚持自我(即使冒着失去这桩买卖的危险)。
的确,有的人把你的作品大卸八块,仅仅因为不合他的胃口。他们要求重写,并不是为剧本着想。你就要早早提防这样的合作者。他们的口味和做法绝对会葬送你的剧本(例如很多人血本无归,甚至完成后不守合约)。你可以选择性地倾听他们的说辞,但是千万别落入他们的圈套(他们会有好多主意,因此我会听完他们的话,然后就将其当成心灵鸡汤,没有帮助,但也无甚害处)。
另一方面,如果几个读者一致认为你的剧本结构松散,逻辑混乱,那么问题就在于你自己了,必须正视它。重写剧本的确是个挑战,就像你看着自己孕育的宝宝,感觉将要背叛这可怜的孩子一样。自欺欺人是一种灾难,还不如诚恳面对你的问题,然后悉心改过。只要记住:成为一个戏剧家,并不是一个自私的过程。不能仅凭你个人的品味喜好,也不能仅仅要求无功无过,而是要运用你的聪明才智,尽全力为观众创造最优秀的作品。别人都说,写出来容易,卖出去难。学完所有的预备知识之后,你就要迈出那至关重要的一步了:动手写(没有剧本,也就没有卖出去的问题,对不对?)但是,千万别操之过急。在你还没写出个像样的玩意儿之前,先不要为找代理人和制片人空发愁。
当然,如果觉得知识还不够用,你尽可以再找些更深奥的写作指南来读。在这方面,有很多挺不错的书能为你支招。当你最终下定决心准备开始写作时,一个真正的难题出现了:怎样组织你的原始材料。我不想对此长篇赘言,因为讨论这个问题的书已经汗牛充栋,而且很多都不乏真知灼见。我只想谈几点我个人的建议。
写剧本的人往往会迷失在电影工业复杂现象的迷宫里。保罗·斯莫尔从事代理人工作已经十五年了。他说:“我们最喜欢的方式就是,不按章法做事。初涉者必须对电影这一行业的复杂程度有清醒的意识。大家都说,电影是一门艺术,也是一桩生意,而事实上,艺术只占一小部分,它归根结底还是一桩生意,而且是相当难对付的生意。”斯莫尔忠告那些做演员和编剧的人:“在这一行里,见机行事、随机应变是行事准则。”他的意识是,电影工业瞬息万变的复杂状况决定了你找不到一条万金油式的行事准则,而顶住恶浪的唯一原则,是随机应变和充满激情。寻找适当的表达方式和有商业价值的素材是每个编剧的必修课。即便是最具天才、最具艺术性的编剧,也会在“商业”这道门槛前心虚腿软,甚至栽跟头。那究竟有没有指点迷津的神奇宝典,让人不掉入陷阱,不撞上南墙呢?每当我问那些电影行业里的行家里手们:“什么样的立马会被毙掉?”答案几乎无一例外:专业与否是衡量的唯一标准。我再强调一遍:没有人希望和一个业余菜鸟合作共事。更确切地说,行家们是不会傻到在一个业余菜鸟身上,白白磨掉自己的宝贵时间的。别指望代理人和制片人会来教你怎样写剧本,他们的工作是卖掉剧本和拍电影,这点要弄明白。他们在你身上磨掉的每一分钟都是钞票。所以,最吃香的永远是具有专业素质的编剧,而不是那些菜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