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论坛 门户 技术 音响 查看内容

编剧:大团圆式结局

2012-4-12 07:01| 发布者: admin| 查看: 908| 评论: 0|原作者: 中国音响网



  大团圆式的结局就是给故事画上一个欢乐圆满的句号,事实上,你甚至可以给最悲伤的戏剧以圆满的结局,问题是,有这个必要吗?每个剧本都需要美好的终结吗?大多数人的确偏好圆满的结局,但是剧作家不能被其左右,成为他们意志的奴仆。事实上,观众并非一定想要快乐的结尾,他们只是希望看到适合故事本身的结果。如果你顺着悲剧式死亡的思路构思你的主要人物,但最终却让他跟女主角走了,观众会非常厌烦。
 
  观众不会预知你想要表达的意思,只能基于你设置的动作去看、去听,然后领悟出来。在第三幕里,观众必须做出最后决定,也许你想让他们看到“风雨之后见彩虹”的大团圆式结局,或者让他们思考“生活不都是鲜花和甘露”。无论如何,你必须知道你要表达的思想,然后坚持到底。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足够的空间去构思一个完美的结局,当然好,但如果不合时宜,请千万记住,你有责任坚持作品的真实性。写作圆满的结局之因为你的故事需要它,这样才能打动观众,而不仅仅是理所当然、只为安全起见。

  唯一的结局:这种结局不可逆转。事实上,如果观众看到的结局出乎他们的意料,他们必然愿意掏腰包。但是,如果一个电影编剧创作一部英国人最终在美国解放战争中赢得胜利的剧本,这当然超出常人所能接受的范围。当我们看《詹姆斯·邦德》、《夺宝奇兵》或《蝙蝠侠》时,虽然明知主人公必将胜利,但是在他们与敌人作战的紧张时刻,我们仍然为之捏一把汗,心都悬到嗓子眼。此来电影,通常基于某个古老的民间传说,例如《情话童真》,或者梦幻题材,例如《梦想成真》。它们带领我们在不可思议的神奇世界畅游,但是在期望得到最后印证前,我们早已知道主人公一定会取胜。
  
  有时我们在进入剧场前,就知道故事的结局,如《安妮少女日记》、《泰坦尼克号》、《妙手情真》,还有离奇古怪的《冰雪暴》,它代表一种另类的剧作模式。但是这些作品,是在一定事实或史料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不用费神考虑其他结局。对于这样的影片,其观赏价值在于——主人公陷入困境,然后自我解救。影片的看点在于优秀老到的演员的表演和强烈的戏剧性动作。 
   
  轰炸式结局:这种轰动式的结局导致出人意料的震惊效果,构思起来相当困难。现代观众看过大量的电影电视,成千上万次的经验让他们非常敏锐,可以在形形色色的电影中找出几种基本模式。在第三幕中,他们一直在猜想故事的结局。(试想谁看着浪漫故事时还会怀疑年轻男女的圆满结局呢?)
  
  一般而言,人们大都比较偏爱出人意料的结尾,但是很少有影片让我们看过之后感叹:“嘿!真没想到会是这样!”这几年来,《劳拉》、《精神病患者》(最为明显)、《末路狂花》、《美丽人生》和《第六感》均属这类影片。不过因人而异,有的影片吸引这个人,却不吸引另一个人,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喜好。但是我相信大家都会同意,如果奏效的话,这样的结局确实妙不可言。
  
  就像佩恩和特勒的魔术,令人惊奇的结局简直就是误导的杰作。故事引导我们走向误区,使我们莫名其妙和荒诞不经的事困扰。剧作者披露一定的线索,诱导我们得出错误的结论,又不足以使得我们产生怀疑。以下是几种流行的障眼设计法:
 
  隐藏在平行视角之后。(主人公忽视了表面的东西。)
  
  最不可能的对象。(谁会想到是祖母所为?)
  
  迷失在人群中。(答案隐藏在成千上万张面孔中。)
发表评论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