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论坛 门户 技术 音响 查看内容

播音配音:节奏的定义及其类型

2012-4-12 07:01| 发布者: admin| 查看: 320| 评论: 0|原作者: 中国音响网

  生命的真谛在于不断的运动,有运动就会有节奏。大千世界里充满着节奏,自然界四季的更替轮回,大海的潮起潮落,月亮的盈缺圆亏,人类社会的进化推演乃至我们心脏的跳动起伏、肺部的吐纳呼吸……节奏是随着客观世界的运动而产生的,物质运动呈一定规律的变化就构成了节奏。人们可以感应节奏,也同样可以运用节奏从事创作活动。正如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所说:节奏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也是生理和心理的统一;它是内心生活(思想和情趣)的传达媒介;艺术家把应表现的思想和情趣表现在音调和节奏里,听众就从这音调节奏中体验或感染到那种思想和情趣,从而引起同情共鸣。

  节奏同样也是有声语言传达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中国播音学给播音节奏下了这样的定义;“在播音中,节奏应该是由全篇稿件生发出来的、播音员思想感情波澜起伏所造成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声音形式的回环往复。”其要点是:首先是有声语言运动的节奏应有内心依据。有稿件的播音,播音主体思想感情的运动变化源于稿件,播音主体能动地接受稿件刺激,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处于积极的运动状态,情真意切,才会有“思想感情的波澜起伏”;没有现成稿件,如现场发挥、即兴评说等,则是现实事物或思想观点的刺激,引起记者或主持人思想感情的迅速反应,这是语言节奏变化的内部根据。其次是节奏并非只是语流速度的变化,还有语流力度和亮度的变化,有声语言节奏的外部形式表现为语流中语言大单位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运动变化。最后是节奏具有声形式变化“回环往复”的整体性特点,是相似的基本语气色彩、相似的语势转换形式,形成了整体的主导节奏回环往复的态势,从而使节奏鲜明地显现出来,对人形成刺激和影响。

  节奏类型主要是从语言内容的精神内涵出发,着眼于声音形式的速度飞力度和亮度的特点来划分的,各节奏类型的具体特点只是总体上的大体相似,并没有刻板划一的固定模式。此外,在任何播音作品中(包括一次现场报道或一档节目的主待),总是由带有全局性、整体性的奏类型占据主导地位,但是,主导节奏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必定有非重点处的其他节奏类型的辅助节奏局部地渗人。一档节目、一篇稿件的节奏由主导节奏和辅助节奏复合组成,才显得丰满生动,才富于生命的冲击力。

  1. 轻快型

    多扬少抑,声轻不着力,语流中顿挫少,且顿挫时间短暂,语速较快,轻巧明丽,有一定的跳跃感甲整体的基本语气色彩和语势转换都比较轻快。

  2. 凝重型

    多抑少扬,多重少轻,音强而着力,色彩多浓重,语势较平稳,顿挫较多,且时间较长,语速偏慢,重点处的基本语气、基本转换都显得分量较重。

  3. 低沉型

    声音偏暗偏沉,语势多为“落潮类”,句尾落点多显沉重,处语速缓慢、终点处的基本语气、语势的基本转换多偏于沉缓。

  4. 高亢型

    声多明亮高昂,语势多为“起潮类”,峰峰紧连,扬而更扬,势不可遏,语速偏快,重点处的基本语气、语势的基本转换都带有昂扬积极的特点。

  5. 舒缓型

    声多轻松明朗,略高但不着力,语势有跌宕但多轻柔舒展,语速徐缓,重点处的基本语气、语势基本转换都显得舒展徐缓。

  6. 紧张型

    声音多扬少抑,多重少轻,语速快,气较促,顿挫短暂,语言密度大,重点处的基本语气、语势基本转换都轻急促、紧张。

发表评论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