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让观众猜中剧情的一个方法,就是替你的人物选择虽符合逻辑,却不太合拍甚至不恰当的行为。例如,在《尽善尽美》中梅尔文?尤杜尔和他讨厌的邻居家的狗的故事里,梅尔文的选择如下:
- 敲开邻居家的门,抱怨不休。
- 打电话给公寓管理员告状。
- 打电话给动物管理机构告状。
- 把狗扔进垃圾通道。
前三个选择绝对是可以被料到的,但是观众们会想到梅尔文会将可怜的小狗扔进垃圾通道里吗?当然不会!他们会猜到这样那样的不着调的行为会导致什么后果吗?这就更不可能了。
另一个足以使观众吃惊的方式,是让一个微不足道的决定导致天崩地裂的后果。举例来说,假如说我们的主角想要往汉堡包加上洋葱,这很难说是个伟大的决定。但是如果他的女朋友很讨厌洋葱的气味呢?如果他们因此而吵架,女朋友离开呢?如果与此同时汉堡包店里的女招待冲他抛媚眼呢?这样一来,加洋葱的汉堡包就会改变主角的生活。
实际上,从这个概念出发,才能设置出强有力的干扰事件。比如,一个人决定将他的车留在家里,走路去上班,这并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在路上,他目睹了一起银行抢劫案。或者是一个保守的女人去买一条花哨的裙子,因而在这么多年里,她的丈夫头一次被打动了。如果这样的构思,你会发现存在无尽的可能性。 这个技巧同样可以帮助你打破常规的人物设定。
请记住,你不能凭空胡编乱造。当你试图去挑战观众的预期时,你的材料必须仍然合理并符合逻辑。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请从内部寻找人物的驱动力,并运用“神奇的如果”方式。然后提供一些线索和提示,给观众们以预示,使得他们更容易接受人物的变化。在以上的每个故事里,运用你的想象力,并尽力去为主角创造至少一个可供选择的其他决定、结果和变化。你觉得你的改编会如何影响故事的发展?你觉得它会加强故事的情节性吗?为什么会?又为什么没有?(如果你找到了五个以上的选择,并且写出了一个以上的变化,你就自由了!越用功,你就会成长得越快。)
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往往会导致其他事情的发生。在编剧过程中,我们将诸多事件联系在一起,就是为了给剧本增加深度和内容。你的主要情节自觉地将目标定为于两个人物之间的主要争斗上。这样也许会很有趣,但是它只能赋予你的人物一个极其有限的表现空间。那么,你想要的深奥而复杂的层次感怎么办?为了能够让剧情有层次感,你需要创造一些与其他人物相关的戏剧动作。解决的途径便是,增加次要情节。次要情节,是指围绕或产生于你的主要情节的一些附属故事线。因为所有的戏剧材料都来源于人们对其他人“做”一些事情,次要情节便会给予人物更多的空间去“做”。这套把戏的秘诀便是,将它们巧妙地编织在一起,让其成为整体。
如果只有一条次要情节线索,那么便会造成它与主要情节重要程度相同的后果。你可以在你的剧本里增加3-5个次要情节。确切地说,当然没有人会说“越多越好”。每个增加的故事线都必须发展完善,并且不脱离主要情节。同样,观众们必须能够跟随,并理解每个次要情节。将五条故事线混在一部两小时的影片里,绝对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五个以上,那便是疯狂的举动了。通常情况下,次要情节在第一幕展开。我讲课的时候,尽量避免对刚入门的学生谈及这个问题。你必须学会走,才能学会跑。除非这些新手能够将建立强大的主要情节这个概念牢记在心,要不然,增加次要情节对剧本绝对是一场灾难。但是现在,你当然已经是个专家了,(眨巴着眼睛,笑一笑)所以我们能够继续这个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