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论坛 门户 技术 音响 查看内容

纪录片:摄影机镜头的运动(下)

2012-4-12 07:2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490| 评论: 0|原作者: 中国音响网

  编导在控制摄影机的运动时,也同时面对着这一运动与摄影机角度及被摄材料的距离相互作用。一般来说,编导在一次拍摄过程中可以改变角度,改变距离,改变方向。就摄影机角度而言,它往往造成我们在前面论述过的同一视点的问题,因而,摄影机运动拍摄就可能是主观的视点,也可能是客观的视点,两种方式在运动中交叉运用。也就是说,摄影机前期拍摄的运动镜头,可以从纪录片中人物事件的角度出发,去模拟纪录片人物的运动、转身、跌倒和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时的主观视点。

  人们可以经常看到纪录片中模拟物品倾倒的感觉,在丛林拍摄时,摄影机被置于人的同样位置,在草丛中穿行的运动镜头,都是根据这一运动视点来界定材料的时态意义的。或者也可以是编导的视点,这时的摄影机运动性反应,相对于材料的主观视点的运动就存在一定的差异,它是将材料置于被运动说明解释的视点之中。

  纪录片前期拍摄运动中的视点转换,是经常用于表现人物活动过程之中的,如追踪人物在某一特定环境中的活动时,《东方时空》栏目中,就有一个节目,运用前期的运动拍摄,纪录了列车员的生活。在列车中,摄影机经常在列车员与旅客的视点上交叉换位,当列车员清扫车厢时,或为旅客分发物品时,摄影机透过列车员的身体,表现画面中清扫工具和旅客对列车员送物动作的反应。一会儿又从旅客的视点,正面拍摄列车员在车厢中的动作。当列车终于停靠北京站时,摄影机模拟了列车员主观模点:奔向车门,开门、下车。然后又切为旅客的视点,正面拍摄列车员站立月台上迎候旅客下车。最后是一段特别感人的主客观模点交换的运动拍摄,列车由刚才的拥挤混乱,到空空荡荡,摄影机缓慢跟随列车员上车(列车员不人画面),车厢空荡,只有列车员的脚步声和收拾自己行李的声音动作,接着又切为列车员的正面客观运动视点拍摄,列车员双眼含泪,摄影机倒退着正面拍摄喻泪下车的列车员,突然移开镜头,远处一声呼唤,摄影机始终跟拍呼唤声源的视域,模拟列车员奔跑向呼唤者的运动感,最后是母女双人的中景,两人泪流满面紧紧拥抱在一起。在这一段落的拍摄中,摄影机的运动是与主客观视点交换紧密联系的,主客观视点的相互作用,就真实地模拟纪录了材料的时态发展过程。

  当摄影机保持在一个位置上固定不动,但镜头做水平或上下转动,或倾斜转动时,就获得了环视的镜头语义。作为观众在节目开始就与镜头材料建立了一种相同性质的关系,就像是在移动你的头部或眼睛向周围看或向上下看一样。摇摄可根据人物的视点拍成主观镜头,这是模拟人物在向周围观看,又可以客观性的,追随镜头内在运动的人物材料的时态,也可以是客观性地从一个角色移开,又将焦点集中在另一个人物或材料上,还可以是一个客观性的全景镜头。最后一种情况,往往是在部分纪录片或纪录片中某一段落的开始和结局时使用,制造一种原野式的、庭院式的、广场式的含义深远的材料视域。

  摇镜头意味着拍摄者只需一个支点,使之产生环视的效果。与其不同的跟踪拍摄,它需要拍摄时刻要去寻找新的支点并修正画面。
发表评论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