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论坛 门户 技术 音响 查看内容

播音配音:胸腹联合呼吸方法(下)

2012-4-12 07:3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366| 评论: 0|原作者: 中国音响网

  • 胸腹联合呼吸的呼气

    呼气要领中非常关键的是,胸腹联合呼吸的呼气与生活中或体操中做深呼吸时的呼气不一样,不能一下放松两肋把气很快呼出,而应该做到能够控制气息呼出的速度和时长。呼气要领:开始呼气时,两肋不能立即放松,动作形成对抗,这实际上是吸气肌肉群与呼气肌肉群的拮抗动作动作形成对抗,这个力量可以“拉住”在小腹收缩动作中回弹上升的横膈,减慢横隔回弹的速度,做到“两肋有控制地回缩,横隔有控制地上升”,从而控制气息的呼出均匀、稳劲而持久。有控制的呼气用于语言发音,能够保证声音的平稳和语意的完整,说话不至于“前重后轻”“头高尾低”,可以有效地解决“句尾几个字总是让人听不清”,以及“气息浮浅上提”的问题。胸腹联合呼吸不仅适合于有声语言工作(播音、主持、讲课、演讲)使用,也是声乐和表演艺术采用的最基本的呼吸方式,只不过他们的使用幅度有所不同而已。

    呼气控制的练习可以先从“数数”开始,方法是:按胸腹联合呼吸的吸气要求进气,不要吸到“十成”满,有个“七八成”就可以,而后两肋先保持张开的状态不动,也就是吸气肌肉群仍保持工作状态并不立刻放松,这时呼气肌肉群在有吸气肌肉群牵制的情况下开始工作,小腹渐渐收缩,同时稳稳地数数:“1、2、3……”随着呼气力量的加强,两肋开始有控制的一点儿、一点儿地放松(切忌一下儿放松),两肋是一种“且战且退”的状态,这就是胸腹联合呼吸方式呼气时的控制力量所在。练习时,一开始在两肋不动的情况下,也许只能数到“3”。慢慢地,控制能力强了,可以数到“7、8”,再慢慢放松两肋,练到这个程度,就证明你已经掌握了胸腹联合呼吸的呼气控制了。不过,两肋并不是一直不放松,那样气息就僵了,一般在拮抗状态下数到“5、6”就可以了,因为它避免了在一开口时随着两肋的迅速放松及小腹的收缩而使气息大量冲出,正确的呼气控制能够使气息平稳而较为持久地使用。这个“数数”练习,男子一口气能数到“35”左右,女子一口气能数到“25”左右,就很不错了。

  • 气息控制的总体要求

    “深、通、匀、活”是我们对于气息控制的总体要求,不仅仅搞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的人需要,其实凡是在意自己谈话质量的人如果能够有自如的呼吸支撑,就有了科学用声的基础。我们知道,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语流中的句子总是有长有短,感情状态也处在一定的变动中,因此用声的呼气不可能始终是一成不变的最标准的胸腹联合呼吸的状态,当感情需要时会有腹式呼吸甚至锁骨式呼吸的加人。一般情况下,我们以胸腹联合呼吸为主要用气方式,只是气息的深浅、多少、快慢,应视实际需要灵活运用。

    气息“深”,指气息下沉,不提、不浅,关键是熟练掌握“两肋打开”的吸气方法和进气到位的感觉,使之成为说话进气、补气的习惯,此外,气息“深”还指声音的变化总能得到小腹与两肋拮抗力的控制。如若气浅,说话声音必然发“飘”、发“虚”。

    气息“通”,指气息在胸腔里运动时没有任何障碍,喉不紧,胸不紧,声音不再喉部“卡住”,也不在胸部憋住。

    气息“匀”,指发音时气息的均匀和持久。气息“匀”强调的是控制呼气的力量,而非前强后弱,或忽大忽小,或虽然气“足”但气“短”。练习数数、单元音的延长音、用中等语速说绕口令、用记录速度读新闻,都可以体会气息“匀”的感觉,增强对气息的控制能力。

    气息“活”,指根据感情的需要,气息位置深浅、气息量大小、气息运动速度快慢有变化,而且变化灵活。气息达到“活”的程度必须有气息的“深”、“通”、“匀”做基础,而且要通过大量情感色彩丰富、状态多样的句段、古诗词、现代诗、散文等材料的练习才能做到。

发表评论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