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说来,在《荒岛余生》中,到底谁是对手呢?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首先来明确干扰事件以及戏剧问题。实际上,一个人被遗弃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这件事并不构成干扰事件,它只不过是第一个情节转折点。为了明确我们所需要的元素,我们必须考察一下《荒岛余生》的开端。洽克·诺兰,一个UPS(美国邮政系统)雇员,想回家看他的甜心,凯丽。他想和她在一起,不在她身边使得他困扰不已——凯丽才是洽克的对手。实际上,这个电影的核心问题是:“洽克会回到凯丽身边吗?” 可能,你会说,难道洽克没有与大自然作斗争吗?他当然有,但是这个斗争不是主角与对手之间的冲突,而是戏剧中的阻碍事件,是他所面临的情况或者生活,而他必须与之奋斗,从而与凯丽相见。 排球“威尔逊”呢?好的,虽然这部电影的绝大部分情节中,主角都是孤独一人。但是让观众将注意力长久地集中在一个银幕上自言自语的演员身上,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恰克需要一个伴儿。当排球被冲上岸时,洽克在球的表面画上了人脸的形状,对待它如同对待另外一个人物。这样做有些冒险,演员人数越少,就越难把故事讲清楚。感谢汤姆·汉克斯杰出的天赋,他将“威尔逊”人格化,并赋予它生命。这样的情况很少见,如果想要卖掉讲述这种故事的剧本,你必须保证能有象汤姆·汉克斯这样优秀的演员支持你,否则免谈。 平常,每当讨论到这个当口时,很多人就喜欢用《大白鲨》来反驳。它是个动物,它有感情,而且还有头脑。当然,它会接收动作并做出反应。是的,但是大白鲨有多少句对白呢?它是由谁扮演的?从干扰事件开始。在拥挤的海滩上,鲨鱼袭击了游泳的人。一个科学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并着手解决它,这个决定使得科学家称为主角,他促使当地政府关闭海滩(这可是敏感的问题)。是哪个人物——某个演员所扮演的角色——接收了主角的行动并做出反抗呢?是镇长。他反对关闭海滩,因为这样会将旅游者都吓跑(奇怪的是,他并不在乎漂浮在水中的鲜血和内脏,这些同样可以吓跑旅游者)。所以,镇长是对手。现在,等等,在你开始发表其意见前,先想想,当科学家们想关掉海滩时,如果镇长回答说,“当然没问题,我们现在就关闭”。这时候会发生什么呢? 科学家也许仍旧会去决定去抓捕鲨鱼,但是镇长的配合会使得鲨鱼对人类的威胁很快被解除。这样做的反作用力是,将驱使科学家去做可怕事情的需求剥夺了。如果消除了两个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你就结束了电影。按正常的逻辑,镇长拒绝配合,会促使科学家做出更多行动。这使得他开始搜寻鲨鱼,因为如果他不行动,人们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抓住鲨鱼成为他的目标。他想恢复他的世界秩序,因此他必须冒更大的风险。主角和对手是而且必须是:演员能够表演人物(或至少是有着人格特点的生灵,这样演员们可以进行配音)。以其他任何一种方式,你都不可能写出剧本来。 |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