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论坛 门户 技术 音响 查看内容

周传基讲电影:分析《公民凯恩》(五)

2012-4-12 07:47| 发布者: admin| 查看: 712| 评论: 0|原作者: 中国音响网



  • 大景深摄影
     
    尽管爱森斯坦、雷诺阿和其他人以前也做过持续使用纵深焦距的尝试,但这一手法却是直到发明了大孔径广角镜头,发展了快速全色胶片,能够大量使用人工光源之后,并且是在格莱格•托兰德和奥逊•威尔斯的天才地使用下才获得了成功。
     
    格莱格•托兰德在三十年代经常对大景深摄影进行实验,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与威廉•怀勒一起工作时进行的。但是在《公民凯恩》中的大景深要比怀勒对这一技巧的使用更为艳丽。大景深摄影涉及到广角镜头的使用,它往往夸大了人物之间的距离,而这对于一部表现分离、异化和孤独的故事的影片来说正是恰如其分的象征性类比。同时,由于广角镜头使画面的每一层次从最近处到最远处,焦点都是清晰的,并没有因突出某一形象而使周围的东西发虚, 于是,当所有的人物都同样清晰的时候,暖昧性就更加重了。由于纵深焦距能同时纪录和对比与摄影机不同距离处发生的事件,因此大景深还可以提供多信息,如《问事报》庆祝晚会一场,在表现伯恩斯坦与李兰对话时,跳舞者的镜头就在窗玻璃上反射了出来,于是我们一面听到了盖过叫喊与音乐的谈话,一面又看到了舞蹈。正是这一多信息的特点又造成了大景深镜头的另一倾向,即鼓励观众.主动地从一个镜头中去挖取信息。例如,在苏珊试图自杀的那一场面中,开场的镜头暗示出一种因果关系。苏珊吃了一些致命的药物,躺在她那半昏暗的房间的床上陷入昏迷状态。在银幕的下边、在特写的距离放着一只空杯子和一瓶药;在银幕中间的中景处躺着苏珊,她在微弱地喘息;在银幕上端的远景距离,凯恩在门外敲门,然后冲开了门走进房间。这一场面调度的层次安排是一个视觉的谴责:那致命的药物是由苏珊•亚历山大•凯恩所服,这是由于凯恩的不人道所致。然而,纵深焦距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它需要有宽度、深度和高度上的视觉内容,因为广角镜头不仅比普通镜头视野广,而且景物都在焦点上,特别是布景要求带有天花板,而由于有了天花板,就出现了拍摄低角度内景镜头的可能性。如前所述,这一技术的可能性就为该片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主题动机。

  • 场面调度

    舞台是威尔斯的偏爱。年轻的时候,他进过一所进步的预科学校,在那里一导演和表演了30多出戏,莎士比亚是他最喜爱的剧作家。1930年,威尔斯15岁的时候,他永远离开了学校。由于继承了一笔钱,他旅行到了欧洲。在那里,他闯进了都柏林的盖特剧院,声称是一个著名的百老汇明星。那些经理并不相信他,但对他有很好的印象,于是雇用了他。在其后的大约一年间,威尔斯在许多经典舞台剧中(大多为伊丽莎白时代的)担任过导演和表演。

    当他于1933年回到美国后,他骗取了一次和当时的主要舞台明星之一凯瑟琳•康奈尔一起巡回表演的工作。他们演出的大多是莎士比亚和肖伯纳的作品。1935年在纽约,威尔斯和胸怀大志的舞台监制人(后来也成为导演和演员)约翰•豪斯曼在联邦剧院计划的支持下(新政中的许多公众工作之一)联合起来。30年代的舞台极富左翼政治色彩。威尔斯一辈子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他是罗斯福的热情支持者,并且像那一时代的大多数知识分子那样,是非常支持新政的。他曾协助罗斯福总统写过若干广播演讲稿。
     
    1937年,威尔斯和豪斯曼组成了自己的剧团——水银剧团。他们的若干演出由于其表现出来的光辉才华受到赞扬,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着现代服装的反法西斯剧目《凯撒大帝》。威尔斯不仅担任演员和导演,他还设计布景、服装和照明。有影响的戏剧评论家约翰•梅森•布朗宣称它是“天才的作品”。评论家伊里奥特•诺敦形容它为“这一代最动人的莎士比亚。”

    威尔斯用他作为广播明星赚来的钱资助他的剧团。30年代末,在他富裕的年代里,他在广播上每周赚3000美元左右,其中三分之二投回到了水银剧团。这个剧团是一个小本经营的活动,经常处于崩溃的边缘。1939年,在它第一次失败后,水银剧团就关掉了。威尔斯最初去好莱坞只是想要赚些现款,以便能够回到纽约恢复水银剧团。
发表评论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