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动作段落被称做“描写”或者“叙事”。我之所以选择“动作段落”这个词,是因为我想让我的学生们避免采用描写或叙事。(事实上,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戏剧必须是“以动作的形式,而不是叙述”。)编剧用动作段落来提供精炼、清晰而且简洁的陈述,这些故事元素无法在对话中体现,却又必须让观众看到。实际上,在剧本里,一个动作段落短小精练得像一个列表,而不是描述。动作段落内采用单倍行距,而段落之间用双倍行距。在段落内容中,必须表现场景中的“假定情境”。 首先应该展现你的故事环境的细节,但是如何开展它们,却并没有成规。以实践、季节或者天气开始,能够很快传达出你所要寻找的气氛,随后而来的,便是地点及其重要物理特征。清晨,天很蓝,阳光强烈,热浪在草地上生疼。场地边的露天看台上,红白蓝星条旗飘扬。编剧的描写只需揭示事物的本质。在上面的动作段落中,你得到了足够的信息可以了解到这是一个大热天的清晨,而且即将有一场军事庆典。如此少量的描写,才能体现出行业水准,并且深得制片人喜爱。是的,剧本会被不同人阅读,但是千万不要因此而犯糊涂。制片人会给阅读者一些特殊的指示,对任何一个电影制作者而言,这些指示都会符合戏剧规律。阅读者寻找的是那些同戏剧一样,能够在银幕上起作用的故事而不是要寻找短故事或者小说。! 当然,你想鼓励人们将你的剧本读下去,但是如果你用“金星在地平线上闪动”来形容日落场景,那你实在是弄巧成拙。电影从业人员讨厌这种东西,而且如果他们说“你的剧本读起来像小说”,这实际上是含蓄的批评。一些业内阅读者甚至说他们通常直接跳过动作段落,只读对话。有一次,我听一个导演抱怨:“我不需要这些单倍行距的废话,只需要告诉我在什么地方拍摄、都有些谁、他们在做什么。” 在我们的“游行场地”这个场景中,细节都很简洁,但是摄影机能够拍下它们。不用解释或者描述,视觉形象就能引起有意义的联想。比如,清晨的光线和中午或晚上的光线不同,虽然场景在早上,但我们能看到草地上升腾的热浪,这些细节显示季节是在夏天;游行场地的背景暗示一场军事庆典即将举行;三色星条旗暗示是在美国。在美国,什么全国性夏季假日有军事庆典呢?纪念日?7月4日?在这种背景下出场的人物,我们预期他们会做什么呢? |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