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论坛 门户 技术 音响 查看内容

摄像技术:移动摄像(下)

2012-4-12 08:01| 发布者: admin| 查看: 416| 评论: 0|原作者: 中国音响网



  被摄对象在画框中的位置相对稳定,画面对主体表现的景别也相对稳定,如是近景始终是近景,如是全景始终是全景,目的是通过稳定的景别形式,使观众与被摄主体的视点、视距相对稳定,对被摄主体的运动表现保持连贯,进而有利于展示主体在运动中的动态和动势。不管画面中人物运动如何上下起伏、跳跃变化,跟镜头画面应基本上是或平行、或垂直的直线性运动。因为镜头大幅度和次数过频的上下跳动很容易使观众产生视觉疲劳,画面的平稳运动是保证观众稳定观看的先决条件。
   
  从《开拍了》这个案例中我们不难领悟摄影机在运动中拍摄对象的要义,运动画而构图的要领仍然为须注意起幅和落幅部分的平稳与完整,《开拍了》的案例画面己经为我们提供了具体的规范参照。在实际的电视摄像中,为了表现主体的运动过程,摄像机并不是单一形式的运动,而是综合多变的,即推、拉、摇、移等镜头穿插着用。特别要提醒的是不能一味地利用镜头运动(变焦推拉)替代摄像机运动 (运动推拉),它们各自产生的影像背景的包容量和清晰度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摄影者纯熟掌握诸多运动变化技巧。与镜头运动技巧相制约的理论认识是:运动摄影过程中尽可能让被摄对象运动,摄影机多拍固定画而为好,过多的推拉摇移易使观众眼花缭乱,可以这样说,推拉摇移过滥将伤及节目的制作质量。
   
  在镜头综合运动中,景别、角度等诸造型手段都不是孤立地出现和发生作用的,往往共同为构图发挥作用。在综合运动的画面中改变景别时,同样需要目的清楚,推拉心中有数,停得果断,跟随运动时,要始终将动体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景别之中,并且在相对稳定的画面位置上,做到内部秩序井然。也就是说,镜头运动应力求平稳,每次转换与人物动作和方向转换一致;机位变化时注意焦点的变化,始终将主体形象处理在景深范围之内。
    
  电视画面的综合性结构,顾名思义,可见这种构图形式包括了静态构图和动态构图。由于画面是摄像机从开机到关机拍下的片段,因此拍摄时,既可用固定视点拍摄静态物体,又可接着使摄像机运动起来,当然亦可接着拍摄运动物体。很显然,综合构图,是多变化构图、多层结构构图。
   
  综合构图为有动、有静、有行、有比的构图形态,赋予了事物事件、人物情感外在多样性的表现,能突出描绘情节内容重点,着力强调细节,吻合了人在观察事物时,随着心态或者对象存在形态的变化,视点、视线、视野发生或动或静、或随意或凝神的变化。实践表明,单一的静态性结构或动态性结构,会使人感到厌倦,综合构图复杂多变可产生新异效果,满足了观众的视觉生理心理结构。
   
  比如电视新闻纪录片《探索》里关于狮子捕猎的综合构图:起幅为一静态画面,一只狮子在茂密的草丛中卧着,慢慢地它开始句旬前进,这时候的镜头仍然是固定的。随着狮子前进的速度加快,镜头也运动起来,开始跟摄。只见狮子冲入野牛群,野牛四散奔逃。狮子己经选中了目标,追赶其中一只,最后它一口咬住了野牛的喉管,把野牛拖翻在地,于是落幅的镜头又停比了运动,画面里狮子咬着野牛的咽喉一动不动。这个画面自静态构图到动态构图,再到静态构图,完成了狮子捕猎的全过程。
发表评论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