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研究证明,人体结构里也有不少符合黄金分割的比例关系:手长和腿长的比例、腿长与身长的比例、上躯体两乳头的连线和以肚脐为基点展开的横线,都正处于黄金分割线上,上躯体构成的长方形的1/3处,若以人的脸庞为一个长方形,双眼和嘴巴两条横线处于黄金分割线,即脸庞构成的长方形的1/3处,如果一个人的体型、脸型结构符合或接近上述比例,那么他(她)会显得健美、漂亮。有鉴于此,我们可以认为,黄金分割能成为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的联结因素,是其与人类长期实践活动形成的生理一心理结构协调的结果。
在视觉注意的范围内,被注意力指向和集中的少数对象,获得清晰、完整、深刻的反映,这个区域叫做注意中心;而另外一些事物则处于注意中心的周围,反映得模糊不清,但不是没有完全反映,这个区域叫做注意边缘。注意中心和注意边缘都在注意范围之内。电视是在固定的画幅内表现物体。生活中物体的形状,只有在电视画面上占有一定的位置,并和画框的各边线形成某种对应关系才能引起视觉的注意。构图最重要的是决定被摄体在画面上的形状,以及它们各自在画面中所占的面积大小和位置。电视画面构图就是按照人们视觉注意的规律,将主体安排在观众视线最易集中的画面部位。因此,黄金分割律给我们确定电视画面的注意中心提供了一个坐标。
电视画面经常有表现环境的远景和大全景,如海天一色、瀚海无边……这些镜头亦可反映人物的情感。地而和天空的交界处或水而与天空的接壤处,常常有一条平直的线条,这就是地平线。地平线在画面中所处的位置,会明显影响构图的基本形式。地平线应处理在画幅的黄金分割的水平线上,己经成为定论了。如果地平线在画面中央,就很容易在视觉上把画面割裂为上下两个部分,破坏构图的完整性,垂直线条的处理亦是如此。当然,为了表现地而景物及其水中的倒影,地平线则安排在画面中央。
电视屏幕这个长方形的平而是由两对互相平行的边线构成的。这四条边线并不是静比线段,而是四条具有张力的线,因此,画平面实际上成为这四条线的作用力所构成的力场。实践表明,在4:3的电视屏幕方框中,运用“黄金分割”原理,可以得到四个视知强点,这四个点以A点的诱发力最强,依次B,C,D各点都有相应强度的诱发力。在这四个点上,都可以获得椅角之势,便于对画面各部分进行顾盼和照应。这些点都临近边缘的黄金分割点,容易获得开拓与均衡的视觉效果。有人认为,幅面的正中心(画幅中央)是画幅中最端正部位,它能不偏不倚最宜集中观众注意力,在画幅正中,也易于形成对称结构。不过,实际上人用双眼观看对象时,很难从正中顾及两翼,只有倚居隅才能轻松地纵览全局。根据同样的道理,我们还可以在这个方框中分割出不同的“优势注意”区域。它的最强优势区域在左上方,依次下来是右上、左下、右下。也有一些人认为:“人类在感知外部视觉材料时,对不同位置上的材料的感知是有区别的,那些处在视域右方的物体,总是更容易被感知一些。”虽然目前没有定论,但根据以上规律,在构图处理时,将主体尽可能的安排在视知强点和注意优势区域,可以获得最佳视觉冲击力。
这一规律对于电视画面不论是静态构图,还是抓取活动对象、进行动态构图,都有很高的指导价值。在电视画面的静态构图中,运用“黄金分割”的例子常见的有:
- 人物在画面的空间位置,如新闻播音员的出镜。
- 地平线、天际线、水平线分割画面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