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论坛 门户 技术 音响 查看内容

周传基讲电影:好莱坞“三镜头法”(二)

2012-4-12 08:51| 发布者: admin| 查看: 578| 评论: 0|原作者: 中国音响网



  因为我相信宇宙是无限的,而且我不是挂羊头卖狗肉的,所以我反对好莱坞电影儿的这种封闭的空间观念(三镜头法作为叙事核心)。而费里尼,姑不论他的作品是不是诗,更重要的是,他和安东尼奥尼的作品都是开放性空间的。所以具有封闭空间观念的人(大多数观众都是封闭空间观念的,所以他们喜欢看好莱坞电影儿的那个骗人的大团圆。)是不能欣赏的。也有人用错误的观念去理解它。正如在中国,某位大师竟用起承转合的封闭模式来分析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影片《罗马十一点钟》一样的荒唐。

  好莱坞电影儿的封闭空间观念不仅限于三镜头法,那是它的与亚里士多德的戏剧模式相符合的叙事核心。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封闭观念。左出画右入画,这就是一个封闭的空间。

  这在观众身上起的作用就是他不用动脑筋,左边进来,右边出去,再从左边进来,就好象是连续不断地在走。这样的空间处理在两个镜头之间就没有缝隙了。(符号学中的“缝合”概念正是由左出画右入画的概念来的。符号学是分不出开放与封闭的)如果是右出画后,在下一个镜头里人物没有立即入画,或者没有入画的动作早就在画面内了。这就意味着,他不是从上一个镜头直接进来的,他可能还走过一段空间,只不过没有表现给观众看吧了。现在即使没有开放空间观念的创作者也都采用这一开放空间的表现手段了。我给你们的那个五个镜头的作业就是好莱坞也采用这一手段的一例。这五个镜头的空间是不衔接的。第二镜头是空了一阵子,人物的两只脚才从左下角的对角线入画,他没有出画,第三个镜头人物已经在画内,最后没有出画,又切到第四个镜头,人物在画面的远景中向前走。

  第五个镜头,他在画面中央继续向前走。所有镜头的空间都不衔接,都意味着画框外面还有空间。封闭空间观念的人可以把这一空间处理当时髦来用。但他的总的结构还是封闭的。再就是那条轴线。 先说清楚什么是轴线。当两人面对面谈话的时候,或者说,在交流的时候,他们的视线也相交,这条相交的视线就称作LINE OF INTEREST,或称LINE OF FORCE。格里菲斯发现,如果在这条线的一侧拍一个镜头,比如说,A 处于画面的左侧,B 处于画面的右侧。然后再到这条线的另一侧去拍一个镜头,那么在银幕上,A就会处于画面的右侧,而B则到左面来了。这样观众就会发生疑问,他们是什么时候调换了位置的?我怎么没有看见?导演怎么搞的。

  在商业电影里,最可怕的一句话,就是“导演怎么搞的。”观众若是说出这句话,那就意味着他出戏了。导演精心设计的第一层次的幻觉和第二层次的幻觉全破了。所以商业电影非常讲究“流畅”与“透明性”。所谓第一层次的幻觉,指的就是我们现在所讨论的间歇运动所引起的活动影像的幻觉,第二层次的幻觉指的就是在第一层次的幻觉的基础上所构成的一个故事的幻觉,这个故事在第一层次的幻觉的基础上给观众的印象就象是跟生活一模一样。

  那么该怎样保持这种银幕上的现实幻觉呢?那就是不能让观众感觉到作者的存在。在文学作品中,要让读者不感到作者的存在,在叙述中就不能使用作者的第一人称。所以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更多的是用第三人称或借故事中的某个人物的第一人称。电影的镜头没有人称,所以不照抄文学的现实主义方法。
发表评论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