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论坛 门户 技术 音响 查看内容

电影编剧:对话在影视剧作中的地位

2012-4-12 09:3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672| 评论: 0|原作者: 中国音响网



  对话是影视剧本中的人物之间交流思想情感的话语。它是有声电影中展示人物性格,推动剧情发展的有力手段。在论述对话的功能之前,让我们先来看看它的地位,这是因为处在什么样的位子上,才能准确地发挥它什么样的功能。有必要回顾一下电影的发展历史,察看一下画面和语言之间的相应变化,这对我们正确理解对白在电影中的地位和功能是有好处的。

  电影中的语言经历着一个漫长的变化过程:从最初在默片上出现的字幕,到以后影片中的人物能发声说出对话,以至今天的影片不仅角色拥有内心独白或旁白。一甚至作者还能直接去进行说明,这一切正如弗雷望赫所说:“这一历史有三个明显的阶段。第一个阶段,人们坚决试图使画面摆脱语言……第二个阶段,有声的语言成为电影表现手段的重要成分。……第三个阶段——除了有声的语言以外,又出现了画面外的作者的声音以及人物的内心独自。”而这一切,不仅在改变着语言在进入电影之后它自身的变化。即电影画面使电影语言从属于电影;而且它也改变了蒙太奇的结构原则。但在有声电影发展的初期,有声语言的出现,破坏了“造型”这一特性。我们往往把那时候的有声影片称之为“百分之百的有声片”,意指这是一种滥用对白的有声片。

  默片有着它自己的语言体系,这就是建立在默片蒙太奇上的“语言”体系,默片用这套“语言”承担着表情达意、叙述故事的任务。而初期的有声电影,由于还没有积累起写作对话的经验,于是他们采用了一条捷径,躺倒在话剧身上,硬把话剧中的“语言”体系原封不动地搬了过来。孰知电影和戏剧属干两种不同的艺术,在使用对话上,情祝也是各异的:

  首先,话剧受三堵墙的限制,因而必需用对话去交待被省略掉的时空中发生的事情,自然,对话也就增多了;而电影由于时空转换的自由,可以在多场景中交待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史减少,自然也就没有必要再用对话去交待心这是电影中的对话比话剧中的对话减少厂的第一个原因。

  其次,电影可以运用平行蒙太奇或交叉蒙太奇的手法,将发生在同一时间内两个不同场合中的动作表现出来。话剧做不到这一点。

  再次,许多东西在小小的舞台上是无法表现的,大到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小到一根银针掉落在地面,如果不用剧中人的对白去加以说明,观众是看不见也听不到的。但是,这些所要表现的东西恰恰是充分发挥了电影之所长,可以用全景,可以用特写。这又是电影中的对话比话剧中的对话减少了的第三个原因。

  恐怕还能找出别的种种原因。但是,仅从上述这三个方面,我们已经不难理解,如果在电影已经用画面将事物叙述清楚的时候,你还要用对白来重复说一次,无疑这就成为多余。可见,电影有自己表情达意的能力和手段,话剧也有自己独特的表情达意的能力和手段,如果不加区别,而去重复运用,必然会造成同义重复。

  引用英国著名电影理论家欧纳斯特·林格伦的一段话,他说:“在电影中……画面和声响不是同等重要的。通常有声电影中的视觉部分是比较重要的,因为总的说来,它表现更多的东西。这是毫不足怪的事。因为视觉在我们的感官中是最重要的,通过我们的眼睛,我们可以比通过耳朵更了解和熟悉周围的世界。”紧接着他又说:“有声电影中使用对话是应该考虑这个事实的。”意思是说,应当让视觉部分为观众提供更多的东西。他们认为,那种把电影剧本写成通篇都是对话、像话剧剧本的那种写法,是不符合电影的美学特征的。应当学会用视觉形象的东西去代替冗长的对话;把用对话展开的冲突,改变为用视觉形象去展开冲突。

  在电影里往往可以通过画面使冲突表现得更加紧张和激越,这是电影的特殊表现手段,也是电影的长处。若能在充分发挥电影画面作用的前提下,配合以能够深化和扩大画面含义的人物对话,使之相得益彰,则是电影编剧极佳的表现手段。

发表评论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