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问题是较为复杂的问题,因为颜色量不是一个一个单纯的物理量,它也包括心理量。颜色问题涉及到物理光学、生理学、心理学及心理物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定量的表示颜色(光色和物体色)的体系叫做表色系。寻求一种精确地表示颜色的物理属性与心理属性的表色系是颜色学家多年的努力目标。光源可能由其发出的光直接照射我们的眼睛引起颜色感觉,也可能是通过被照物的反射或透射作用再作用于我们的眼睛而引起色感觉。因此,通常从两方面来表示一个光源的色属性。以下仅就有关量作进一步的说明。
- 孟赛尔表色系简述
孟氏色谱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根据颜色的视知觉特点所制定的标色系统。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该标色系统作为颜色的分类和标定的办法。美国画家孟赛尔为了加强色彩教育,他把色彩三属性加以尺度化,并形成等距离的配置,最终发明了孟赛尔色立体,美国光学会对其进行系统修正,最终诞生了孟赛尔色彩体系。孟赛尔色彩体系由色相、明度和纯度三个概念组成。
由孟赛尔定义的色相、明度、纯度构成了孟赛尔色立体。颜色的表示方法分为有彩色和无彩色两种:有彩色是用色相、明度和纯度来表示。色立体中心纵轴是无色彩N,最上端是白色,最下端是黑色,形成以纵轴为中心的环状色相环,以纵轴出发的水平放射线为各个色相。用地球仪来比喻的话,北极是白色,南极是黑色,纬度是明度,经度是色相。色相环在色立体的最表层,均系各色相纯度最高的色。
明度以无彩色的阶段为基准。把反射率为零的理想黑设定为0,反射率100%的理想白设定为10,在中间进行等距离划分,然后用十进位法的尺度来表示,共有11个明度色阶。各色相最高纯度色彩的明度根据色相的不同而不同。
孟氏表色系是用色样以等感觉尺度排列的一个三维空间体系。也称孟氏色空间或色立体。把无彩色的纯度设定为0,随着颜色的鲜艳度的增强,渐渐的增大纯度的数值,最高的纯度值因色相的不同而不同。从表示无彩色的明度阶段的轴到每个色相,呈放射状向外延。在色立体中垂直于中轴每一平面上的色祥上,有不同的色相(或色调)和不同的色浓度(或称色饱和度或彩度)。但是,这一平面上的明度是相同的。在这垂直于中轴的平面上,以中轴为圆心画出一个圆,在圆周上分成若干个等份,每一间隔点代表一种色相,这些色相又分成:红R、黄红YR、黄Y、绿黄GY、绿G、蓝绿BG、蓝B、紫蓝PB、紫P和红紫RP等十个色相,每个色相点和中轴线所构成的半平面上有相同的色相。
在色立体中,用与中轴的距离表示彩度。距中轴越远彩度越大,与中轴距离越近彩度越小,在中轴上彩度为零,彩度表示颜色的鲜艳程度,深红色彩度大,粉红色彩度越小。由于孟氏表色系具有视知觉上相等感觉尺度的特点,用于目视比较(色匹配)是比较合适的。因此在纺织、印染、印刷;涂料和化学薄膜等工业中的配色命名上常常采用。
- 色坐标
- RGB色坐标
由色度学可知,任何一种颜色(C)可以由三种独立的颜色R、G、B按一定比例调配而成。所谓调配,即使后者与前者在视觉上相等。
- XYZ色坐标
在实际应用中发现,按照上述R、G、B坐标来表示颜色,有时会出现负值,这给颜色的表示和计算造成困难。因此CIE在1931年对上述的rgb坐标系进行了转换,提出了新的坐标系统,就是目前通用的CIE1931年XYZ表色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