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论坛 门户 技术 综合 查看内容

苏文涛:OTT市场前景分析

2012-4-14 00:35| 发布者: admin| 查看: 875| 评论: 0|原作者: 中国音响网

 在智能终端与OTT论坛上,行业观察员苏文涛先生做了题为《OTT市场前景分析》的报告。


图为:苏文涛先生

  以下为演讲实录:
 
苏文涛:刚才听了几位做技术的先生讲了技术的事,我的题目是关于OTT市场的前景分析和技术没有什么关系。还有一个前提我这里没有特别说明的话说的都是中国的事。先说说OTT的现状;OTT到底怎么回事,各位已经说得很清楚了,目前这是OTT目前的图,左边有一个数据,现在的一体机包括机顶盒OTT的差不多有2000万台的存量,今年是1300万的一体机的销量,还有今年有181号文件,出来以后放开了OTT机顶盒的控制,现在500万是这么来的,文广都结合了机顶盒厂商推出了100万台的计划,至于实现不实现得了,咱们先按照这个算。

  下面是搭建OTT这个平台所做的工作,咱们国家OTT先行者是家电厂商,他们从09年开始做了一些工作,其实对于家电厂商来讲做这个工作是很困难的,因为这些东西对他们来讲是没有积累的,从开始长虹、海尔、创维、TCL这些厂家做了差不多一年多把这个平台做起来是相当不容易的。

  这个是来自于媒体网的分析,我借用了一下第一条说的问题是以后的电视机都会联网,这件事是无法阻挡的,现在已经占了70%的份额,不过存在的问题,现在的激活率和活跃率都很低,据我的了解,其实这个激活率在20%,有些公司报出的是40%,无论20%还是40%和预期都是有差距的。第二点是互联网电视产业链,我说的这些事都是咱们中国的,因为咱们中国互联网电视产业链不像其他电视一样,咱们牌照运营商和电信运营上也不一样,现在没有完整的定位,现在是多元化发展,难听点是很混乱的发展。

  第三,现在看一下OTT在咱们国家发展的一个经历。我提的这句话是制约与反制约。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两张图可以混合看,第一张OTT发展历程,家电厂商做这个事,做的轨迹08—09年以长虹乐教、酷开做互联网的模式,09年9月21日广电总局颁布了这么一个通知,这是第一次封杀。到2010年的时候,家电厂商就开始捆绑牌照方来进行进一步的互联网电视的销售。到2010年的时候总局下发禁止互联网机顶盒向电视终端提供节目。2010年下半年对策是采用安卓智能方案,支持牌照方内容,这一段时间机顶盒是停滞了。在这时候总局发了一个关于互联网电视波谱平台的集成标准,最好方式是android方式。去年181号文件现在是最近的一次对OTT的管控,就是放开OTT机顶盒。但是放开之后OTT机顶盒也必须归到牌照方的管控之下。所以说,OTT在中国三年来的发展,一直在制约与反制约的过程中,有一个管控我就出一个办法,当然你有什么办法我就继续管控。

  下一个题目是竞合关系。咱们在中国目前的状况,数字电视OTT和IPTV现在是比较敏感的话题,这三者的关系究竟是什么关系?其实真正的按完全市场角度来看,数字电视、OTT、IPTV应该是这种关系,如图所示,有广播式带宽优势,介入OTT或者IPTV可以形成不同的业态,包括右下角的电视无所不在计划,这个东西在中国目前也在尝试,其实这三者来讲是有很多结合点的,但是目前的情况是这样的,电信的IPTV和广电的DTV是竞争关系,但是OTT从各种方向来看都和IPTV一样和广电是对立的关系,这个原因是存在哪呢?第一超额利润市场并未形成,这个市场越不赚钱,我们越要竞争,这个情况已经存在很多年了。因为这个市场并不大,我只有垄断才能赚钱,每次都想这个问题,所以这是第一个原因。

  第二固有行业壁垒,做OTT这个行业,我的接触来讲,大部分都是来自于互联网或者电信行业,因为它本身有自己惯性思维,它认为广电管控和广电数据电视是一回事,每次管控来讲,数字电视并没有得到任何的好处,因为咱们在座的有在广电工作的,不在这个体制内的不太了解广电业内要分三种纬度来表示,一个是台和网,第二是地方和中央。这两个是不一样的。第三是政策限制带来反感情绪。我在微博看,对广电骂声永远多于对电信骂声就在这个行业。但是这个确实和广电数字电视没有太大的关系,因为这样的形式我来分析一下,我预测以后会是这么一种状态;三者互相在竞争。OTT和IPTV的竞争以后会更激烈一点,原因是下面三点,一是OTT目前使用的视频技术大部分是P2P技术,对电信运营商造成影响,我举一个例子,我当时在微博上看到一个朋友发了一条微博,说有一个人到电信营业厅去开通宽带,营业员就问他,你用这个宽带干什么?这个用户说我打游戏、看视频,营业厅的营业员就说我们家宽带比较慢,要不你还是去联通吧!我发现从业人员回我这条微博,都没有太回到点上,他们觉得这个服务很贴心,我本人原来是电信出身,无论是做电信还是做IDC业务,我其实最讨厌的人是不停用我带宽的人,因为做电信我的利润点就是你闲置带宽的盈余,P2P的利润也是一样的,你闲的时候我利用起来,这是先天的问题,电信为什么做IPTV?我们在广电网络也做过,我把最耗费带宽的应用全放到我内网里来,我的干线就没有多大压力了,如果你OTT全发展起来,我做IPTV还有什么意义啊!

  另外,双方使用的带宽不可复用。如果你以后家里用网络看电视,没有有线,你看电视的时候,你一体机可能是OTT的一体机,你还有可能装IPTV盒子,我不知道你家是什么带宽可以一起看两台电视,这是有一定难度的。最后是数字电视,OTT和IPTV也没有什么合作点,双向数字电视一旦发下去不可能跟你OTT合作了,我已经花了这笔钱了。这样你合作的空间就会随着时间进一步的压缩。

  下面是谈一下OTT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我列举了目前咱们OTT产业链上四个角色,一是牌照方,虚拟运营商就是单一为OTT平台、内容运营为主要行为的公司。第三是网络提供商,第四是终端生产商,在一体机前这两个网络提供商和终端生产商是差不多的,包括电视机厂商的多媒体公司,现在181号文件后就有专门做终端的做机顶盒这样的公司参与到这里面来,牌照方提供的是集成播控平台,这也是政策需求,它的问题是,我刚才说了是2千多万用户,如果7家在抢的话,每家只能得300万用户,就算40%的激活率,你甚至不如中等的有线电视运营商,你做了这么一个集成播控平台,最后弄这么点用户,你这个市场利润,我觉得是非常低的,我的建议是牌照方也要形成利益共同体,统一一些标准,统一一些接口,在这个方向上,还是我刚才那个想法,你现在目前没有钱赚的市场就不要竞争了!再加上虚拟运营商,虚拟运营商面临的问题是这样的,  它现在做的事,一是做自己的应用和产品;二是整合这些产品进行运营。其实说整合产品运营是很冠冕堂皇的东西,这些运营商并不生产增值业务产品也是在整合,我和互联网应用提供方签了一个合同,咱们合作分成,其实这是互联网上经常做的事,现在等于你控制了这个平台的入口,你利用这个东西做一些事,但是现在目前的问题是这样的,刚才也说了,现在最热的就是android,咱们现在OTT终端都向android这边靠,这种公司单一的虚拟运营商就非常尴尬了,因为平台不是你提供的,内容也不是你提供的,这个安卓、或者说智能APP的业态不需要这种虚拟运营商的存在,你没有任何必要,虚拟运营商做的事跟以前提供IPTV做的业务一样,把现在开

发表评论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