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建设与双向改造论坛(一)上,深圳天威视讯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徐江山先生做了题为《C-DOCSIS与双向网改技术选型建议》的报告。
以下为演讲实录: C-DOCSIS系统总体要求,我们从几个纬度来讲,业务承载的角度来说,尽力而为业务,要保证下行带宽的业务,非实时业务,保证上下行带宽的非实时业务,从业务管理的角度来说,要为用户提供带宽的差异性业务,为不同用户提供不同时段的差异性的业务,要提供不同业务优先级的业务,这些都是我们从业务要求上说的,从系统功能角度上来说,必须跟咱们广播电视或者DVB视频系统复用进行共缆传输。C-DOCSIS系统应具备数据传发功能,支持同时转发IPV4和IPV6数据包并支持单播、组播功能,具备广播抑制功能。C-DOCSIS具备识别不同业务终端的能力。从频道捆绑以及带宽要求来说,如果在上行支持4个频道的捆绑要支持2、3、4个数量上行信道捆绑。下行支持16个信道的捆绑,下行贷款能达到800兆,1024QAM达到个G,特别是8兆条件下的1024QAM,区别于节电22新增项。C-DOCSIS系统支持基于信道连接终端数量。 这是对系统环境、可靠性及电气安全做了要求。第三个方面,我想从系统架构供应模块来讲一下,架构就是说分为前端系统、网络管理系统和配置系统这是前端系统。系统头端放到光节点处设备,完成射频到汇聚网络的数据的转发。系统终端支持2.0以上的数据。C-DOCSIS系统功能模块我重点讲一下,功能模块分为头端,这里面灰色的是C-DOCSIS功能模块,包含系统控制模块和分类转发模块,射频接口模块,在终端包括终端设备,不同的模块之间我们从数据平面和控制平面分别定义了这样的接口,包括NSI的接口,包括OMI接口,和RFI,以及系统控制模块和网络管理系统,可以针对这样的定义的模块和这样的接口,我们这个系统也可以实现灵活性。 射频接口模块主要是实现C-DOCSISPHY层和MAC层的功能,下行方向基于业务流的调度,根据传输协议完成数据分类和转发,系统控制模块实现射频接口模块和分类转发模块的配置和管理。配置系统我就简单说,我们网管系统也有,配置转发设备是外围系统。重点说一下借口,RFI定义了C-DOCSIS头端与终端之间MAC和PHY层接口规范。NSI接口定义了C-DOCSIS头端与汇聚网络之间物理接口和业务流映射逻辑,不限定物理接口的具体类型,可以是千兆以太网、万兆以太网。OMI主要是网络配置系统之间的接口。 CDT,主要是完成了我们头端里面向下是射频领域,我们可以在前面打上它业务流的标称,通过VLAN标签,往上汇映到网络的标识或者流里面去。汇聚网络来的信号是根据业务流相应的封装到下行业务流上,把相同的流打包成一个整体的流往下行方面传输。这是CDT特别的功能。CDMM,主要是完成射频接口模块和系统控制模块之间控制消息格式。基于标准网络的传输协议,OAM封装格式来做。正是因为标准定义了比较开放的模块和接口关系,所以在典型系统实现上,可以在头端里面集中呈现系统控制模块功能,也可以把系统控制模块和分类转发模块放到汇聚网的设备上,或者单独作为一个模块来实现,他们中间通过CDMM来交换这样一些信息。目前厂家也是有两种这样的解决方式。这是整个的CMC和CM之间数据传发协议线。必须要实现桥接的功能。 第四个方面C-DOCSIS系统规范详解,包括对于这个规范对C-DOCSIS系统数据转发有具体的要求,首先从NSI到RFI接口间桥接转发,可选支持路由转发。系统头端支持单播报文、广播报文和组播报文三种类型报文的转发。系统头端支持CM以及CPE协议报文的转发,支持DHCP中继功能。系统头端在NSI接口和RFI接口间转发报文时应支持差异化QOS处理。系统头端将报文从RFI接口向NSI接口发时,应支持C-DOCSIS业务流到VLAN的转发。上行业务流分类和下行业务流分类应支持如下参数,IP层流四分类参数,源IP地址,掩码,目的IP地址/掩码,都做了明确的要求。除了支持静态的DQos机制,即动态地创建、修改和删除C-DOCSIS业务流程。C-DOCSIS系统DQos,前端呼叫服务器接到请求后给予确认。安全性上,可选支持BPI,应支持DIS,对具体管理的功能都做了定义。 第五个方面讲讲C-DOCSIS的技术创新。第一个创新刚才也讲了提出了分布式部署的集中式控制的有线电视网络宽带接入系统。控制模块与视频模块的封装方法,还有射频模块和分类转发模块数据标签的标配方法。C-DOCSIS本着既继承C-DOCSIS的优点同时也要降低成本的目标,对于相应 |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