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眼界的拓宽,对国内外耳放接触的增多,我现在比较信服的是这么几位耳放设计师. 意大利人 Rudi Stor: RudiStor的老板兼设计师. 从听过的RP7,NX33,RPX33等作品来看,水准令我佩服. 高级的欧洲声美学,有着别人不能企及的声音审美和设计能力. 希望有一天能听到他的10万人民币的"概念耳放"RP1000. 美国人 Mikhail Rotenberg: Single Power的老板兼设计师. Maestro ZR的素质令人尊敬. 能设计出SDS XLR那种惊世骇俗的作品,令人只能仰视. 美国人 Ray Samuels: 虽然听过他的作品很少,但从取得的商业成功和在北美获得的赞誉来看,应该是一位可信的高水准设计者. 希望有机会听到他的高级作品B52, Apache等. 这三人是第一梯队的. 第二梯队的是: 英国人Graham Slee: 能以SOLO如此简单的线路,达到他的HI-FI美学(通透,纯净,动态,频宽),就这一点,已足够证明他的能力. 德国人 Stefan Brocksieper: 以一部EARMAX PRO震惊耳机界的人物. 可惜别无更多作品,故列入第二梯队. Kevin Gilmore: 著名的Gilmore耳放线路的作者. 这个线路在耳烧界影响较大,也有厂家将其商品化(HeadAmp). 中国人叶立:这个不介绍了,大家都比较熟悉. 其 他还有一些著名的耳放设计者,如Philip Larocco, 德国CORDA耳放的设计者Jan Meier 等,由于不熟悉其作品,只能留在以后有机会听到他们作品后,再做评价了. 象莱曼耳放的设计者Lehmann先生那样的,我不甚佩服,就不列入第一第二梯队了. 还有一些优秀机器的设计者不知姓名,如英国瑟顿的HEADMASTER,就只能留下疑问了. |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