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论坛 门户 新品 查看内容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复制神话——何氏LS 3/5A迷你书架箱

2009-8-11 09:40 5486人围观 新品

我不是一个LS 3/5A迷,LS 3/5A的传奇对我来说,只是与音响同好闲聊时的一个普通话题。这款专业出身的BBC规格小喇叭带给我最大的感触,也只在于它让我更坚定了一个信念:既然一款流动演播车内的语言监听箱就能在家用Hi-Fi音响领域风靡几十年,造就一代传奇和无数的痴迷者,这显然表明,专业器材的性能与家用器材并不处在同一个水准上。


几年前我曾有机会对一对Harbath LS 3/5A进行了测量,结果倒是有些令我意外。传说中的LS 3/5A高频仅止于16kHz, 但在-3dB 条件下,它的高频可以毫无问题地直上20kHz,想来是不够专业的港台写手以讹传讹,把保守、严谨、专业的±1dB响应读作-3dB响应了。另外,LS 3/5A严格遵循专业规范,频率响应曲线异常平直,波动极小,足以让不少现代Hi-Fi喇叭汗颜。考虑到所选用的KEF B110单元本身的诸多限制,LS3/5A成就不能不让人肃然起敬。虽然LS 3/5A最辉煌的时代已经过去,在技术上,LS 3/5A也早已被众多后辈超越,但LS 3/5A的声音,已经早已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音乐聆赏范畴,上升到发烧友圈子内口耳相传的神奇境界。不是我夸大其辞,众多品牌的LS 3/5A用家,请你们扪心自问,你敢说你已经把你的3/5A潜力挖到极致了吗?你已经真正体验到3/5A音色的独特魅力了吗?从这个意义上看,说LS 3/5A已经成为一个传奇,一个神话是丝毫不过分的。
虽然我对这款BBC监听箱的感情还不到顶礼膜拜的程度,但这丝毫不妨碍我承认它还是一款有价值的喇叭,只要JS没有把价格炒得太高,只要你懂得如何恰当地使用,不要让它去干其力所不能及的事,它真的是一款非常美妙的小喇叭。
在玩好LS 3/5A方面,本刊的张国梁先生是专家。张先生家的Rogers LS 3/5A系统是我听过的发挥最出色的系统。都说LS 3/5A难推,甚至有音响写手别出心裁推荐要用大功率但电流输出能力有限的日系放大器来驱动LS 3/5A,可张先生用的只是一台功率仅区区十几瓦的Naim Nait 1,这十几瓦的功率就已经让LS 3/5A非常尽兴了。附带说一句,Naim 也是我听过的唯一能推好ATC SCM20的小功率放大器。我不得不相信,这种现象也许是英系器材天生血缘相近(Naim工厂里用的就是LS 3/5A),组合在一起时会产生一种奇妙的化学作用的缘故。


我不知道LS 3/5A的死党对广东何氏音响技术公司推出LS 3/5A 的仿制版本有何想法,反正我的感觉是“非常有趣”。这种无所顾忌,想到哪里就干到哪里的作风,正符合何氏老板兼设计师何玉庭把设计音响当作乐趣的性格。印象中,何氏以著名国外品牌为蓝本设计外观令人浮想联翩的音箱已不是第一次。不过,这次对LS 3/5A的仿制,又到了连型号都完全照搬的更高境界。我是这样理解,如果不是阿庭对自己的手艺有十足信心,何氏的仿制品在声音上与LS 3/5A有相当程度的相似性,就不会,也不敢这样大胆的“借用”别人的型号。


不过即便尚未看到并听到何氏LS 3/5A,我也不会如阿庭那样乐观。毕竟何氏不可能找到符合BBC规范的KEF T27和B110高、低音单元,既然单元完全不同,其他各方面的设计就也不可能与原版LS 3/5A完全一样。就这么一款等于是全新的设计,要去模仿几十年前的另一种声音,难度之大,想起来就让我心疼。阿庭,你真有种!


让我们先来看看规格。BBC的LS 3/5A是一种高阻抗、低灵敏度的搭配,曾经有过15Ω和11Ω两种版本,灵敏度83dB。而何氏LS 3/5A的标示规格就显得正常许多,阻抗是标准的8Ω,灵敏度也提高到了86d,对于体型如此迷你的小喇叭,这多出的3dB灵敏度对喇叭动态能力的贡献可以说是异常珍贵的。另一个重要的指标频率响应,BBC规格是70~20kHz,何氏为50~20kHz,也是这几十年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
高、低音单元,何氏用的是专为此产品开发的型号。高音振膜直径25mm,丝质振膜,带背腔(KEF T27是27mm直径,Mylar材质振膜),低音单元为115mm纸质锥盆(KEF B110直径110mm,Bextrene材质)。分频器的复杂程度,中外两个版本倒是相当,大家可以看照片,数一数零件数目有何差异。论用料精良程度,无疑是何氏更为重料。


外观的相似程度极高,BBC版本三维尺寸是302×190×162,何氏为300×191×162。我收到的这对何氏木皮也与BBC版本最常见的木皮一样,为核桃木,非常经典的外饰,个人觉得比其他高贵的木皮更为耐看,也更有专业味道。网罩固定方式两者一模一样,都以尼龙搭扣固定。但是,何氏版本高音单元四周没有用以吸音的毛毡。由于LS 3/5A的单元是下沉式安装,吸音毛毡是减轻障板干涉效应的一个简单方法。由于单元特性不同,何氏不用这一圈毛毡也许有特别的理由。


箱体材料,Rogers LS 3/5A是采用多层胶合板,除前后两块面板,其余四面内部都贴有沥青阻尼材料。何氏版本箱体采用MDF,内部也贴有沥青胶阻尼谐振。
何氏LS 3/5A与BBC版LS 3/5A一样采用密闭箱设计,因此无论前后面板都看不到倒相孔。何氏不推荐双线分音,因此音箱背面也像早期BBC的LS 3/5A一样只有一对接线柱。以国产品牌而论,这对接线柱似稍显简陋,至少我的WBT的喇叭线插头不能一插到底,还剩了大约有5mm留在外面,令我有些不爽。


正式聆听前,何氏LS 3/5A在我办公室的电脑系统上煲了差不多有一个月,虽然事后我认为是没有必要用这么长的时间来热身。电脑发烧友可能要羡慕死我这套“超豪华”的“多媒体系统”——从SIS版载7012声卡的模拟输出送入柯颂V8i功效,经德国Eagle Cable喇叭线驱动音箱。播放的软件大多是网络音乐电台的流媒体广播,也有我从一些比较少见的CD上抓下来的wav格式音轨。说真的,谁要是听过这样的一套“多媒体音响”,也许会有把自己用的电脑音箱扔出窗外的冲动。


令我得意的是,这套“多媒体音响”的音质很是过得去,一些煲机期间来编辑部拜访的音响朋友都想不到这么随意凑到一起的系统能有如此出人意表的表现。作为工作时的背景音乐播放系统,整套器材表现得非常称职,音色松软舒适,完全没有喧宾夺主的毛病,很适合长时间聆听。网络电台播音员的声音清晰、温暖,男声沉稳厚实,女声柔和性感,适当加入的一些音染令人恍如有聆听老式电子管收音机的错觉。不过,真正令我对这套系统刮目相看的是播放我从一张法兰克福广播电台录音并出版的西贝柳斯钢琴小品集CD上抓下的wav音轨,饱满有力、清晰透亮的钢琴声,真不敢相信是出自这么小的音箱中。还有演奏者大力触键时的动态感,我敢说,BBC的LS 3/5A也未必能及。
一个月后,将喇叭移至试音室,放大器换成声雅的SA-T1/SP-T100真空晶体混血前后级。音源变换为Micromega的Minimun CD 3。张国梁也从家里把Rogers LS 3/5A 带到编辑部,以便即时比较。传统上,高阻抗的BBC LS3/5A搭配有输出变压器的真空管放大器出好声的几率较大,但何氏LS 3/5A 不属于高阻抗喇叭范畴,因此在搭配器材上没有BBC LS3/5A那样“挑食”。不过,我还是希望借助于声雅前端放大的真空管能够使何氏喇叭能更加“古意盎然”。
不出所料,在最为至关重要的中频段,声雅与何氏的组合呈现出一种非常迷人的色调,音质致密浓厚,音色如冬日午间的阳光,温暖而不过分火辣。在重播《当铺爵士》中“Jeep’s Blues”一曲时,中音萨克管由簧片的竹木质感与管身的金属质感混合而成的独特音色表现得很到位,似乎气流冲出管口的速度也能让听众体会得到。对于重现小型爵士会所现场感的空间氛围,这一组合的表现不仅是合格而已,因为它们不仅止于描写出演出现场空间的三维尺度,更把现场烟雾弥漫的气氛(仅仅是个人想象,因为现场很有可能是禁烟的)以及乐手与观众在心灵和情绪上的互动也表现了出来。单凭重播这张《当铺爵士》的表现,借用何氏的宣传语,我想可以这么讲,这款LS 3/5A是何氏迄今为止音乐味最浓的喇叭了。


但音乐味和音色的仿真并不是一回事,虽然我很赞赏何氏LS 3/5A的声音,但我并不认为何氏的喇叭音色上是与BBC LS 3/5A靠拢的。张国梁作为Rogers LS 3/5A的用户,与我也持同样观点。阿庭,我知道这个结论可能让你感到泄气,可是且慢,我还要告诉你我的另一个感受,那就是,你的LS 3/5A在音色上相比BBC LS 3/5A,未见得等而下之。在我办公室听过这款喇叭的所有同事和访客形诸于色的喜爱之情,都表明你对这款喇叭的音色调校是成功的,虽然这也许不是你原来所想要的那一种结果。


先来说说何氏超越BBC LS 3/5A最显著的一个地方,就是低频的延伸与动态。以现在的扬声器技术,要想在这两方面胜过老式的BBC小喇叭应该是轻而易举,况且何氏音箱的动态在国产音箱中本来就是非常突出的。不过,何氏的LS 3/5A可贵之处,不是在仅仅在这两方面超越了BBC LS3/5A,即便与其它同等尺寸喇叭相比,都可名列前茅。我真正领教何氏这款小喇叭的低频实力,是在播放《靓声王》中那段极具破坏力的鼓乐,我真没想到,何氏重播的鼓声的厚重感、力度感,竟然把试音室里两款165mm书架箱都给比了下去。如果说小喇叭做出平衡的听感不容易,那么在大动态下保持平衡的听感就更不容易。声音平衡的小喇叭,基本上就是成功的小喇叭,在这个意义上,何氏的LS 3/5A就是一款成功的小喇叭。


在速度与节奏上,何氏喇叭所表现出的紧凑也与BBC LS 3/5A大异其趣。在这方面,与其说何氏以BBC LS 3/5A为蓝本,不如说更接近美式风格。播放Cassandra Wilson的《Traveling miles》,BBC的LS 3/5A是温文尔雅,不温不火,低频略显膨胀,近场景录音本该非常突出的动态起伏与对比,似乎被刻意压平。而通过何氏LS 3/5A,就显得率意轻松,无拘无束。其间差异,打个比方,何氏就像未经任何后期处理的母带,而BBC LS 3/5A则是完成后的市售商业录音。不用说,何氏喇叭是沾了现代技术的光了,更高效率的喇叭有着更为出色的动感与节奏本就是意料之中的。


不过,在重播吉尔·沙哈姆与约翰·威廉斯合作的《树之歌》时,沙哈姆名贵的小提琴音色,由BBC LS 3/5A播放显然更讨人喜欢,在播放这一类旋律舒缓悠长,气息深沉的乐曲时,何氏音箱在节奏感方面的长处帮不上太大的忙。KEF单元特殊的锥盆材质造就的娇嫩甜美音色,何氏的纸质材料锥盆看来是很难模仿的,不过,何氏重播弦乐较为松化(与胆机搭配尤甚)的质感倒也自成一格。在高频方面,何氏音箱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差距,虽然弦乐组不乏明亮和光泽,但与音色稍暗的BBC喇叭相比,柔滑与细腻就差了点火候了。


器材搭配方面,何氏的灵活性显然更大。就我个人而言,在听爵士、布鲁斯、摇滚类型音乐以及钢琴作品时,倾向使用晶体管机搭配,取其动态与瞬态方面之所长;而在听室内乐小品时,往往爱用真空管机搭配,取其温暖与浓郁的音乐味。摆位时,BBC LS 3/5A以靠墙摆放较好,为求平衡的音色而不得不放弃音场性能。何氏则完全不必拘泥于此,编辑部试音室的三分之一摆位法丝毫不影响其金字塔形的音色平衡,还能取得远超体型的开阔音场。而我更在煲机过程中发现,即便将何氏音箱靠墙摆放,低频也不会变得松朦肥软,只是整体音色变得更加厚实而已。


阿庭,在看了我这篇评论后,不知你会有何想法,但我还是有些话要对你说。正如我前面提到的,BBC的LS 3/5A已经成为一个神话,而再现代化的科技,也不能复制或摧毁神话所赖以产生和传播的文化基石。这一前提,注定了想要复制甚至超越BBC LS3/5A的努力是徒劳的。这一回,你虽然并没有得到意料中种豆得豆的结果,但你的LS 3/5A还是一对好听的,并且极具价值的好喇叭。也许,换个名称更好。

何氏音响

发表评论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