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卢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 [俄]格林卡 曲 格林卡是十九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曲家。由于他奠定了俄罗斯歌剧和交响曲的基础,创立了俄罗斯民族学派,推动和促进了俄罗斯民族音乐的发展,因此,被人们尊称为“俄罗斯音乐之父”。 格林卡1804年7月1日出生在摩棱斯克乡村的一个贵族家庭里,从小学习钢琴和小提琴。由于生活在农村,使他有机会广泛接触俄罗斯民间音乐,并对之产生极大的兴趣。 格林卡十四岁入彼得堡贵族子弟学校,1824年毕业后,在交通部任职,从事业余创作。这时候,他与诗人普希金等交往甚密。1830-1834年,格林卡到意大利、德国研究歌剧。回国后,着手创作了两部以俄罗斯历史为题材的歌剧《伊万·苏萨宁》和《卢斯兰与柳德米拉》,奠定了俄罗斯歌剧的基础。1837-1839年,格林卡在圣彼得堡宫廷任职。从1844年起,格林卡到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波兰等国研究民间音乐,创作了一些异国情调的乐曲。但是,他仍念念不记祖国俄罗斯,著名的《卡马林斯卡雅》幻想曲就是在国外完成的。 格林卡的主要代表作品除了上面提到的两部歌剧和管弦乐《卡玛林斯卡雅》外,还有管弦乐《马德里之夜》、《阿拉贡霍达舞曲》。此外,他还写过一些室内乐、钢琴曲和歌曲。1857年2月15日,格林卡在德国柏林逝世,享年五十三岁。 歌剧《卢斯兰与柳德米拉》是格林卡于1842年根据普希金的长诗写成的一部歌剧。故事大意:在古代俄罗斯,基辅大公斯维托查尔的女儿柳德米拉正要和武士卢斯兰举行婚礼时,柳德米拉突然被魔法师切尔诺莫尔抢走了,于是,卢斯兰和另外两位武士同时出发,去寻找柳德米拉。勇敢机智的卢斯兰经历了许多艰险之后,终于战胜了魔法,救回了柳德米拉。 这部歌剧的序曲光辉动人,有勇士般的气魄,是一首非常出色的器乐作品。它生动地表现了卢斯兰和魔法师斗争的大无畏精神。序曲音乐用奏鸣曲式写成。它的音乐素材大多取自歌剧最后一幕的旋律。 第一段里有两个主题。整个序曲就是在这两个情调对比的主题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成。 序曲从几个强有力的和弦开始,它是4/4拍,急板,演时按2/2拍,所以速度很快。坚定有力的节奏贯穿在整个序曲里: 图 接着,引出了欢快、奔放的第一主题。由长笛和小提琴主奏: 图 它既表现出勇敢精神,又带有乐观情绪,代表着勇士的形象。接下去这个主题又进行了发展。 第二主题转F大调,有如歌的旋律,抒情优美,这是卢斯兰的主题音乐,是从歌剧里卢斯兰的咏叹调进而选出来的,由大提琴主奏。它表现了卢斯兰对柳德米拉真挚的爱情: 图 序曲的中段是骚动不安的音型,预示卢斯兰在寻找柳德米拉的途中所遇到的危险和他的斗争精神: 图 在第三段里,再现前面的两个主题。在情绪上显得更加欢快和富于活力。快结束之前,代表魔法的下行音阶由大管奏出: 图 可是,胜利的音乐压倒了它。乐曲开始时那组坚强的和弦在这里重视。它一再反复,描写卢斯兰与魔法师进行顽强的博斗,当冲突达到白热化的程度时,出现凯旋式音调,胜利地结束全曲。 |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