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奥诺拉序曲(第三号) [德]贝多芬 曲 1805年11月,贝多芬的歌剧《莱奥诺拉》在维也纳首演没有取得成功,贝多芬并不气馁,决心把它修改得更好。首先,他把歌剧从原来的三幕,压缩成了两幕,并重新写了序曲。这就是人们在音乐会上经常听到的《莱奥诺拉》序曲(第三号),它的编号和第二首是相同的,仍是作品72号a。 这首序曲也是用奏鸣曲式写成,C大调,3/4拍。贝多芬运用剧中的音乐素材,非常精练地概括了剧情,也可以说序曲是全歌剧的缩影。这在当时是首创,所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开始,有一个从强到弱,情绪沉重的引子,描写了监狱的阴森和弗洛雷斯坦所遭到的不幸: 图 接下去,是代表莱奥诺拉的曲调,由单簧管演奏,带有忧郁情绪,描绘莱奥诺拉为亲人蒙冤受屈、生死未卜而担忧。这个曲调和《莱奥诺拉》序曲(第二号)里的基本相同,但略有改动,在配器上去掉了圆号,加强了弦乐伴奏: 图 引子之后,是呈示部第一主题,2/2拍,小快板。它的曲调忧美、情绪明朗,表现了莱奥诺拉为救亲人所表现的勇敢和决心: 图 上面这个主题和《莱奥诺拉》序曲(第二号)里的也完全相同。只不过第二首里的这个主题先是由大提琴主奏,然后再由小提琴反复,而这里,开始就由小提琴和大提琴一起演奏,气热更加雄伟。 副题由长笛和小提琴演奏: 图 这里面G音(E调的 音)的运用,更加深了忧郁情感,表示弗洛雷斯坦身陷囹圄的痛苦。由于在它出现之前,圆号强有力地演奏: 图 这个曲调,所以,听起来副题不是那么明显。 然后是展开部。两个主题交织出现,并有所发展,对剧中男女主人公真挚的爱情作了描绘,同时也表达了莱奥诺拉营救亲人的决心及其与敌人的斗争。号声形象地告诉人们,首相来到监狱视察。这个号声和《莱奥诺拉》序曲(第二号)里的也不相同: 图 在第二次号声之后,是再现部,开始由长笛演奏第一主题,这是莱奥诺拉的申诉,然后,乐曲逐渐向上推进,引出乐队全奏,再现副题经过发展,最后,又以磅礴的气氛来演奏它,歌颂剧中男女主人公对爱情忠贞不渝,以及他们在斗争中所赢得的胜利。 尽管贝多芬写完这首序曲之后,因不满意又写了第四首——《菲岱里奥》序曲,但是,人们公认《莱奥诺拉》序曲(第三号)是这四首序曲里写得最成功的一首。因此,在音乐会上演奏的也最多。在歌剧改名《菲岱里奥》之后,歌剧序曲用的是后来写的《菲岱里奥》序曲。而在幕与幕之间,演奏《莱奥诺拉》序曲(第三号),这也是非常有趣的。 |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