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论坛 门户 新品 查看内容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缆车

admin 2009-8-11 09:40 1110人围观 新品

缆车

[意]丹查 词曲

《缆车》这首歌,过去有人将曲名音译成《弗尼古利——弗尼古拉》。因为这样的曲名让人费解,所以,还是根据歌曲所描绘的内容译成《缆车》为好。那“弗尼古利——弗尼古拉”是什么意思呢?它是缆车滑行在钢丝绳索上磨擦出来的声音,就象我们中国人形容车轮转动时发出“吱溜溜,吱溜溜”的声响。

1850年,缆车发明了。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意大利一些山城和名胜也陆续安装了缆车,意大利名城那不勒斯,是一座依山傍海,游客众多的城市,它是意大利最先安装缆车的城市。但是,起初人们都不敢冒险乘坐。为了兜揽生意,缆车公司的老板请当时颇有名气的歌曲作家路易兹·丹查写一首鼓励人们乘坐缆车的广告歌,这就是《弗尼古利——弗尼古拉》。歌曲写成之后,由于曲调轻快活泼、内容生动,易于上口,很快就在人们蹭传唱开了。当然,由于歌词的号召力,乘缆车游玩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路易兹·丹查1846年生在那不勒斯附近的一个海湾。他从小受到民间音乐的薰陶,热爱音乐。后来,他到那不勒斯音乐学院学习,毕业以后,到英国皇家音乐学院任教。从1879年起,定居英国伦敦。丹查一生共创作了六百多首歌曲,大都带有那不勒斯民歌风格,活泼、欢快,明朗和即兴,是这些歌曲的共同特点。其中以《缆车》、《你知道吗?》和《电话》这三首歌流传最广。《缆车》这首歌创作于1880年,它有两段歌词和一段副歌。是典型的二部曲式。

歌词中,有这样的词句:

“从那里,能看见法兰西、普鲁契达、西班牙和我的朋友。”

其实,法国和西班牙都远离那不勒斯,在海的那一边,是根本看不见的。只有普鲁契达比较近。这里说能看见,只不过是艺术上的夸张写法。至于为什么单提到法国和西班牙这两个国家,是因为在历史上法国和西班牙都曾经入侵害那不勒斯,在那里影响较深。

《缆车》这首歌在演唱时,常常由合唱队来演唱副歌。这样,能使歌曲情绪更加欢快、热烈,好似一群人正兴致勃勃地乘坐缆车,被周围的美景所陶醉,情不自禁地放声高唱。

《缆车》以它明快、清新的曲调,深受人们的喜爱,又能取得比较好的演出效果,一些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们在国外举行音乐会时经常演唱它,于是,这首歌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由于原来的歌词是那不勒斯的,有时人们想唱,又翻译不出来,只好另填新词,因此,《缆车》这首歌有几种不同的歌词,象澳大利亚罗斯尼儿童合唱团、日本胜利少年合唱团以及其它一些歌唱家们唱的词都大不相同。《缆车》这首歌传入我国之后,也有几种不同的版本,本书收集的曲谱,是从那不勒斯原文译过来的。这首歌开始“娜妮南”一词是一个姑娘的名字,因不易懂,在新译配的歌谱时改为“朋友”二字。

缆车

发表评论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