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夜曲 [奥]舒伯特 曲 如果有人问你:“小夜曲里哪一首流传最广?”我想:你会毫不犹豫地回答:“舒伯特的小夜曲。” 的确,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小夜曲几乎成为家喻户晓的一首名曲。在国内外名曲唱片或名曲录音磁带里,很少没有它的。但是,谁也没有想到,这支曲子在作曲家生前,并不为人们所知,直到舒伯特逝世以后,人们为了纪念他,把它后期写的一引起艺术歌曲整理搜集在一起,编成《天鹅之歌》声乐套曲之后,人们才发现它们的价值。《天鹅之歌》声乐套曲里,有舒伯特用德国诗人海涅、赛德尔、雷尔斯塔布的诗谱成的十四首歌。《天鹅之歌》这个书名,是引用天鹅在临死之前,必唱动听的歌这个民间传说,来比喻这是作曲家舒伯特死前的绝笔。所以,用它作为书名是很有意味的。这十四首歌彼此之间并没有联系,小夜曲是其中的第四首,它是舒伯特于1828年用雷尔斯布的诗谱成的。 歌曲为D小调,3/4拍,开始,有四小节引子。不难听出,这里模仿了吉他伴奏的特点,情绪十分幽静,它给人们描绘出这样一幅画面:在月亮升起的时刻,一个小伙子正抱着吉他在心爱的姑娘窗下弹奏,随后,他唱出了感情趋势、表达爱慕心情的歌。 歌曲有两段歌词和一段叠歌。吉他伴奏音型作为衬景持续不断。在第一段词里,他对四周幽静的环境作了细致的描绘。它们是诗,也是画;后半段,转到D大调上,情绪显得十分激动,并推出歌曲的第一镒高潮。 经过和前奏一样的间奏,给人感觉这是求爱者在侧耳倾听,可是,还听不到姑娘的回答,于是,他又继续唱: “你可听见夜莺歌唱?它在向你你恳请,它要用那甜蜜的歌声,诉说我的爱情。” 这时候,求爱者在感情上更加激动。由于还听不到回答,他感到痛苦,但仍然期望着。乐曲转到D大调,他以更热情的歌声表达炽热的情感,形成乐曲的第二次高潮。 然后,有两小节间奏,求爱者仍痴情地等待着。虽然他那“带幸福爱情”的歌声,已消失在茫茫夜空之中。 听到这首歌曲的人,谁能不为之动情呢? 小夜曲 图 |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