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素冲出神州框范Diva唱出美妙乐韵
可能是民族感情的情意结罢,每当我碰见一些国产音响器材的制作工艺与音效表现方面都可以媲美又或甚至超越舶来品的时候,心情总会觉得特别激动。试听香港科宝的胆机如是,美之声的战神喇叭如是,21世纪的扩音机也是如此,所以它们都曾经先后被本刊编辑部选为封面主角。而事后亦证明我们没有睇错这些产品,因为它们不但行销香港和中国两地,远在美国和欧洲竟然也有捧场客,在彼邦有代理商落[柯打]向他们订货,证明只要在设计、制造和品质管理方面落多一点苦功,而且更要持之有恒,再加上在人家无从竞争的平价人工支持底下,国产器材绝对有能力冲出亚洲,迈进国际音响市场!
另眼相看
在今年三月['99上海国产音响精品博览会]的展出期间,我们在另一个国产名牌——惠威集团的参展大厅里看见杜希(Dulcet)扬声器新出了一个Diva系列。单从外表上观之,竟然点眼前一亮的感觉,这个系列虽然有点像英国某名牌的产品(睇清楚其实大不相同)但制作的精美程度却明显有甚高水准,顶板打磨黑漆滑溜,声箱贴上真木皮,单元的安装与木皮的打磨同样一丝不苟,喇叭背部更设有两对颇为重型的镀金接线柱。当时我和同行的钱大姐都对眼前的这个Diva系列的四款(三款座地一款书架式)扬声器感到莫大的兴趣,因为论外观它们已经肯定有一定的的水准,讲句老实话,有一些英国、美国甚至欧洲音响小厂在制作上也未必及得上这些Diva喇叭,当时我们最想知道的是(一)它们的声音表现如何?与及最重要的(二)它们卖几多钱一对? 后来我们找着惠威展厅的负责人姚静琳小姐问过究竟,据姚小姐透露由于这些Diva系列喇叭是惠威厂方的设计工程部刚刚开发出来的产品,所以声音还是正处于微调阶段,而且售价也还未正式订实下来,量产的正式成品大概要过一个月左右才可以面世。不过我们当时在会场里还是粗略的听了一会书架式的Diva#2,觉得声音的整体表现除了有新喇叭略为生硬与紧张的特性之外,效果竟然及得上很多舶来的产品,频应三围相当平均,声音的粒子密度足够,速度感甚佳。当时我已经认为这款Diva#2的潜质甚为优厚,而其他几款座地Diva的制作手工艺亦有大将之风,尤其是姚小姐向在下透路这个Diva系列的可能售价只是由书架式Diva#2的三仟多元到最贵Diva#4的伍仟多元,实在令到见惯贵价产品的我无法不写个[服]字,不论以声论价,又或是以质论价,实在难以明白如何可以卖得如此便宜?于是立即当场和姚小姐商量,看看能否安排借一对Diva喇叭运落香港给我们试听。难得姚小姐不管杜希扬声器在香港暂时还未有代理,一口便答应当Diva系列正式面世之后,便会运一对Diva#2给我们试听,并且表示假如我们满意这对音箱的表现的话,这对Diva#2便会留下来送给我们的读者抽奖(哇!我们的读者真幸福,相信你们已经发觉近来本刊的抽奖活动特别多,而且奖品也越来越名贵,这全是因为要报答你们的捧场,当然也要多谢送出奖品的客户啦!)再揭多几页你们便会看见Diva#2的抽奖表格,亦即表示Diva#2的表现已经完全达到我们心目中的期望。
厂方介绍
或许有很多读者对惠威公司或者杜希这个国产品牌感到陌生,在这里我先节录一段惠威公司的厂方简介,希望能使你们留下多少印象。 惠威公司1991在中国珠海成立,1993移师海外,如今已发展成为一个跨国集团公司。惠威是中国最早生产HI-END扬声器的专业厂家,也是第一家在北美设厂并获得美国扬声器制造协会会员企业(ALMA)资格的中国扬声器制造商。 惠威集团的总部设在加拿大多伦多,主要负责惠威全部管理、研究开发、市场监控等核心工作,同时生产一些最顶级的扬声器零件、单元和音箱。惠威在1997年收购了来自加拿大的HI-END扬声器厂家Swans Speaker Co.。这是一家在北美乃至全球HI-END扬声器系统领域声名显赫的企业。惠威集团旗下目前已拥有惠威Hi-Vi Research、杜希、Dulcet、Swans等品牌。 惠威在中国广东番禺拥有自己生产基地,500,000平方英尺的厂房,装配全套由美国、丹麦引进的生产设备,有全部电脑控制的品质管理系统,在其他公司用来做技术开发测量的电脑电声系统,惠威已经普及到生产线上层次上。在加拿大惠威开发中心有独立的支援网络系统,都是由目前最快的电脑组成,拥有世界上著名的声学分析软件和最好的丹麦B&K电脑测量系统,一流的材料分析、磁路结构分析、激光干涉光谱分析、数字DSP分析仪器,不同的试音房用来评价系统在不同环境下声音的质量。 现在为惠威工作的工程师都是来自北美、西欧和亚洲等地的电声专家,他们以前曾在著名的扬声器公司工作过,对设计扬声器非常了解,具有丰富的实际经验。这样当他们为惠威高设计新产品的时候,厂方总是要求他们尽可能超越以前的设计,使惠威产品永远保持技术上的领先。为了保护工程师的设计个性,惠威对他们的设计不做任何限制,希望他们设计的产品能保持自己的风络。在惠威,体现的是一种人类优秀文化的融合。
表现理想
到了今年6月,我们终于收到从珠海付运过来的Diva#2。从前我们发觉很多国产器材的包装都是强差人意,不论是瓦通纸箱或者是箱内防震防撞的发泡胶套,质料都是非常单薄,也很容易破损,所以有很多产品运到顾客手上不是崩了一角便是画了花痕,不知怎的厂方总是不明白,花多少成本落包装身上其实可以节省不少客人退货的费用,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本身的商誉道理实在非常显浅易明。现在这对Diva#2的包装显然下不了心思,纸箱是双坑的瓦通纸,箱内装有一对Diva#2,每只音箱上下各有一件厚料结实的倒模发泡胶包围着,尺寸刚刚好,虽然Diva#2的两边侧板是圆弧形,而且高音单元像一只髻地安装在声箱顶部,但发泡胶仍可稳固地保护周全,毫无虚位。如此认真的包装构思实在值得一赞。 把Diva#2从纸箱里拿出来,发觉制作手工和试制品同样精细,证明杜希的产品QC(品管)相当严格,为消费者来说,严格的QC等如产品的质素有保证。由于这对喇叭是全新开箱,所以把它们放在一旁用快速煲喇叭法(喇叭面贴面,再把其中一边的喇叭线反相接,这样可以由朝煲到晚而只是发出中等的声浪,重播的低频因为反相而互相抵销了。)煲足了一个月,到了在脚架上(由于手头上只有Foundation的架王Designer II可供使用,所以唯有要架王[屈就]一次了。)开声的一刹那便发觉当日在上海并没有低估了Diva#2的潜藏实力。完全Run-In后的Diva#2声音非常开扬,音色的平衡度甚佳,中频相当有质感,乐器的线条也勾划得很好,最难得的是这对喇叭虽然只是采用一只自己生产的惠威W6A 6寸中/低音单元,而且声箱又只是一般的书架式大小,但听较大型的爆棚古典音乐倒表现得有板有眼,相当捱得之余却又仍然保持一定的分析力,在合理的大音量底下重播炎黄第一鼓也没有出现任何拍边的现像。Diva#2的高音单元也是厂方自己研制的TN28,这只单元采用双钕铁硼磁钢,半球型丝织软膜紧连直径28mm的音圈,磁液冷却,流线型黑色塑料独立声室与铝合金前彀圈连接,外形相当[醒目]。
最佳评语
Diva#2规格的频率响应为42HZ-18KHZ,灵敏度为86dB/2.83V/1m,阻抗8欧姆,但在实际使用上它却并不难推,天龙PMA-S1合并机的50W功率固然可以把它推得震天价响,科宝的超值机AS-8i那三极放大模式的22W功率同样可以把Diva#2控制得贴贴服服。另一方面,虽然各位从规格上看到它的频率响应上限只是标示到18KHZ,但听起来倒也不觉得有高频不足的现象,空气感依然丰富。 整体上来说,Diva#2可以说是一对易摆位易玩,外观设计漂亮而制作认真,声音表现绝对可登大雅之堂的成功国产喇叭。 说句老实话,我们每次评论器材的表现都会首先因应器材的售价才下笔,所以就算有时形容不同价位的器材看起来有点相似的特性,但在实际的表现上已经肯定有所区别的了,不过假如我们遇到特别超值或者特别标青的器材之时,自然会忍不住加多两钱肉紧而加以力赞,睇惯本刊各位写手文章的读者自会明白话中乾坤了。但今次这对Diva#2的正式售价只是2800元(还要是人民币!)要下笔大赞这对我自己认为音效表现超出售价一大截的书架喇叭,好可能又会令人以为我在卖大蟮。所以我只打算在上文讲出我对Diva#2的个人观感,而不会详细评论它的各项表现。不过,我曾经顺过每一位前来本刊试音室探班的朋友和写手兄弟们,叫他们先观察Diva#2的造工,之后再听听它的表现,最后再猜猜它的售价。结果在未知来源地的情况下估价是8000元以上,就算后来知道是国产货也评价为5-6000元级的喇叭,看来这就是对Diva#2最佳和最贴切的评语!
(后记:最后从厂方资料得知,原来杜希这个Diva系列是由原Swans公司的总裁Frank hale负责设计,难怪Diva#2拥有如此标青的表现,这亦是音响圈洋为中用的典型成功例子。)
本刊钱大姐对Diva#2亦留有相当深刻的印象,以下是她的一些意见。
今年三月曾参观上海区的中国国产音响展,在Dulcet杜希展厅中看到一对新设计的书架扬声器,无论在外型或造工上都给我很深的印象,心想这对Diva#2会否好声和物超所值呢? Diva#2在本刊的试音室一角长煲一个月之后,开声时心里也庆幸自己没有看差了眼,中国制造的扬声器在厂家努力的钻研下也崭露头角了。 一对售价2,800人民币的Diva2#在Audio Space AS-8i胆机的推动下,音质幼细甜美,分析力不错,它能带给我一对靓声扬声器的感受,虽然它不是一对高级产品,但以价论声,它的表现肯定是超过合格有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