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论坛 门户 技术 音响 查看内容

编剧:戏剧的转折点

2012-4-12 07:15| 发布者: admin| 查看: 558| 评论: 0|原作者: 中国音响网



  在戏剧高潮的后面,永远需要跟随着一些平静的时刻。让观众喘喘气,这样他们才会慢慢吸收戏剧动作的全部效果。为了理解放慢节奏的必要性,想想过山车在重新攀高前,往往会平滑动一段距离,想想你的汽车有一次冲向山坡,急速下滑时,你感受到的振奋和激动。你当然也会想让观众产生同样的期待感。高潮后的停顿,会帮助你为故事里的下一个情感高潮做好充分准备。                            
  
  在《一部伟大剧本的诞生》一书中,琳达·辛格说,第二幕的转折点“加速动作,使得第三幕比其他两幕更为紧张,并给予故事以危急的气氛,或者动力,让故事向着最后的大结局前进”。第二幕转折点有许多种形式。在“真相大白的时刻”,一个意外发生,促使主角必须面对他身处的现实世界,只有这样,他才能获得最终胜利。《第六感》在第二幕转折点,提供了一个有力的“真相大白的时刻”。“逆转”的出现同样很常见,而且效果强烈。主角要么战胜别人,要么被别人所战胜。关于第二幕逆转有一个很好的例子,那就是皮尔斯·布鲁斯南主演的《天罗地网》。琳达·辛格又说:“有时候,第二幕转折点就像是滴答作响的钟摆一样——‘好吧,詹姆斯·邦德,你有六小时地时间,然后我会把巴黎炸掉。’”无论选择何种形式的转折点,你最好是写作一些原创的东西,如果有可能的话,最好能让观众吃惊。"
  
  人物的心理及其复杂性是产生动作的根源,之前,我们谈到了一些可以帮助你洞察人物内心、理解人物动机的方法,现在,让我们看看人物究竟是如何推动剧情的。迄今为止,你已经和两个主要人物进行了合作:主角和对手。你知道主角可能是(而且经常是)英雄或女英雄。而对手则经常是坏蛋,但是这并不是绝对的。因此,当你想让剧本中的人物与传统的角色设置有所区别时,就应该将这些人物具体化。而且,现在我们需要增加“第三个人物”。实际上,在戏剧行话里,这个短语可能指任何一个“二级人物”。是否要增加更多的人物,完全取决于剧本的情节。现在,规则告诉你,我们必须有两个以上的人物,但是如果你至少有三个人物,写戏的难度可能会小一些。就我个人而言,我发现如果有五个人物,我的写作会变得很轻松(单数数目的人物似乎会更好)。通常情况下,二级人物都是催化剂,他们的存在是为了让动作进行得更顺利。一个人物可能会促使主角继续奋斗,另一个可能作为对手的密探,而剩下的一个,可以传递出改变整个故事推动力的信息。

  在每个案例里,就象小孩们玩“魂斗罗”(Red Rover)游戏那样,主角必须和其他人组成联盟,才能达到其目标,他们被称为“辅助人物”或者是“镜子人物”。对手同样有一个“帮助小组”,被称为“对抗力量”或者说“对抗人物”。另一个类型,是“爱情人物”或“浪漫角色”。有时候,“二级人物”是多面手,所起的作用不止一个。举个例子,在前面剧情中是“爱情人物”,在后面的次要情节里,可能成为对手。而且还有很多小人物,通常被称为“一日演员”。当然,你需要他们,但是这些人突然出现,又突然消失,你并不需要在他们身上下太多功夫。

发表评论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