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人物晚上独自在家,听到奇怪的噪音时,很可能会产生有趣的场面。但如果只是一点微弱的异响,那么人物就没有足够的理由去相信他正处于危险之中。但是这时候,想象力就开始其作用了,观众会会心一笑。我们知道独自身处黑暗时的恐惧,而且会肆意夸张想象,这些是人类本能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会认同处于惶恐中的人物,是因为我们曾经身处恐慌之中。同样,当不断出现新的因素增加了紧张的张力(比如说,更多的噪音)时,我们会喜欢这个场景。我们会感觉到人物正在痛苦挣扎着,难以决定到底是主动防卫(抓起一根棒球棍),然后解决危机(砸开地下室的门),还是听之任之。 利用转折,是增加张力的另一种方法。在电影里,我们经常看到人物失去一些东西,然后坚持不懈,直到他们取得最后的胜利;或者是人物独自前行,争取他们想要的任何东西,然后突然又失去了它。他们会怎么做?他们如何重新获得权力?这些倒退检验着主角的意志力,迫使他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目标,也许他们会再次确立新的目标,甚至做出更勇敢的决定。 回顾我们之前提到的,一个干扰事件产生某种威胁。人物寻求解决方案,如果这方案失败,这其中的张力便产生了。人物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去寻求答案。最后,我们到达了张力的最高点。不可抗拒的力量遭遇了不可改变的目标,在这种时刻,人物必须面对一个决定,而这个决定将使得他的生活产生永久的改变。但是,有时可能无从选择。他必须决定,即使不顾后果。在这种时刻,随着决定的做出,高潮产生。 用冲突促使故事前进,意味着遵循不断增加的张力,最后达到高潮的模式。有时,这些高潮会比较强烈,但是有时它们却很微弱。主要高潮,无论如何,必须随着第一幕和第二幕的转折产生。另一个则可以在你的故事中间时段出现。实际上故事的中间点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如果你拥有了一个扎实的故事中间点,即便第一幕的力量较弱,也能弥补其不足。 你只能有一个故事中间点。如果你的剧本有120页长,故事中间点将处于60页左右的第二幕中(尽可能地接近第二幕)。对于主角而言,这个点是斗争的锋尖,有时被称为“最后的选择”,它促使主角做出选择他们会沉没还是遨游?至少在某一短暂的时刻,他们看上去似乎要沉没了。他们在猜度自己是否做出了错误的选择。他们以为不可能再往前了。但是这时候,一些事情发生了。某种东西促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不能放弃。他们必须追求自己的目标,直到到达终点,即便那终点可能让人痛苦不堪。 与转折点或者高潮不同,中间点并不需要重量级的动作场面。虽然作为某种规律,张力越强越好,但是中间点有可能十分平静。实际上,如果剧本中的其它部分一直很紧张,平静的中间点所带来的对比,也许会使得你的中间点更有内涵。只要记住,你的故事中间点,必须展示一个做出最终决定的时刻。无论是什么促使主角做出选择,生活必将因之而改变。在一部动作电影里,有可能使主角被困在角落里,马上就面临死亡。他被迫做出行动,考虑到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失去了,他可能形成了最后一个新的计划,并且尽力实践它。 |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