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来的童话故事里,灰姑娘是一个可爱、害羞又受人欺负的女孩,而在这部电影中的辛迪却是一个热心肠、聪明又好斗的女孩。该片中的“王子”,当然是非常英俊的,只不过多了些游手好闲的习气。片中的环境也许是和原版故事一模一样的,但新的人物性格以及他们的喜剧性动作却能极大地吸引我们的兴趣。为了能帮助你更清晰地看到转折点的巨大功效,请想想跳舞的情景吧。音乐响起,你与你的爱侣摇摆起来。然后——在聚光灯的闪烁之中——《大河之舞》中的迈克尔·弗拉特利出场了。
如果你是一位女士,你是愿意与迈克尔一起旋转舞动,还是会从他快速旋转的轨道中抽身,回到你的爱侣身边呢?如果你是被抢走舞伴的男士,你是会冒着被迈克尔那有如机关枪一样的舞步踩伤的危险,上前去夺回你的舞伴,还是会去插入另外一对舞伴中,抢来一个新的搭档呢?任何的决定或者选择都掌握在你的手中,或者说都在你的脚下,该怎么选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的观点。无论你做出了什么样的选择,你的生命……和你的舞蹈……都将会被永远彻底地改变。一个好的转折点也具有相同的作用。在第一幕中,前5页是你的开端,在这一部分中:
- 你的人物必须登场。(人们正登上一个热气球,计划乘坐它飞越加利福尼亚的葡萄酒村庄。)
- 一个干扰事件发生了。(驾驶热气球的飞行员有心脏病。)
- 一个问题产生了。(气球很可能会出事。)
- 主角决定去解决问题。(马丽安,一个图书管理员,她曾经读过有关热气球的书,能控制丙烷燃烧机。)
- 对手接受了这个行动并开始反抗。(乔治,一个律师,坚持认为让一个没有驾驶执照的女图书管理员来驾驶热气球是非法的。)
- 角色和故事朝向不同的方向发展。(一股气流吹灭了丙烷火焰,并将气球朝太平洋吹去。)
- 增加角色遇到的风险,尤其是主角的。(气球在急剧下降。)
- 迫使主角做出进一步的行动。(在所有的游客变得惊惶失措之前,玛丽安锁定了一个小岛的沙滩,并将热气球落在了上面。)现在你的主角有了一个新的环境和各种新问题要去面对,这也意味着你的主角将会有更大的问题要去解决。好戏还在后面!
第一幕转折点可以处理得相对“温和”一点。但是第二幕的转折点,却应该是喜剧性的最高潮阶段,应该形成整部电影最为紧张的关键时刻。因此,你的第二幕转折点就需要很有“魅力”,成为全剧中的关键时刻。有些第二幕转折点采取的是一种“真相大白”的方式,主角处理了生活中那些他害怕或者不愿去面对的问题。同样,“峰回路转型”也很普遍,比如在惊悚片中,主角发现当初的头号嫌疑对象并不是真正的凶手,与此同时,真正的凶手正手握匕首埋伏在一旁。
在第二幕转折点的另一种类型里,主角似乎是被击败了,他/她输掉了一切,感到孤独无助。然而,某些事情却驱使主角要采取行动,比如说,另一个人物正处于危险之中。主角必须尽快采取行动去挽救无辜的受害者。在任何情况下,第二幕的转折点都应该为主角提供影片开始以来最大的风险。当然,使一个人命悬一线可以说是某种终极的危险了。
需要再次指出的是,转折点的位置非常重要。的确,有些编剧会花费更多的时间来构建转折点。然而,第一幕的转折点发生得过早或者过晚,几乎毫无疑问地会为第二幕的发展制造麻烦。一旦发生问题,可怕的“多米诺效应”将会在你的戏剧性素材中蔓延开去。一旦一个剧本中的某一部分发生了错误,其他所有的部分都会受到影响。这就是计算剧本每一部分的页数很重要的原因。不,你当然没必要一定要讲你的第一幕转折点恰好安置在剧本的20-25页之间,但如果你写了30页却还没有出现第一幕的转折点,那么你的剧本肯定是出问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