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论坛 门户 技术 音响 查看内容

编剧:将思想转换为行动

2012-4-12 07:35| 发布者: admin| 查看: 636| 评论: 0|原作者: 中国音响网



  你是如何分辨状态和行为之间的区别的?如果你的剧本倾向于对状态的描述,你该如何将其转换为行为呢?这其实非常简单,换一下动词,一切都能搞定!
  
  让我们用“我很难过”这句话来做例子。这些词语描述了我此时存在的一种现实状态,我过去的一些经历使我现在感到很难过。动作发生在以前,而并非发生在当下。当说出“我很难过”的时候,我只是默默地坐在这里。处于一种静止的状态中,也许正等着心中的伤痛离我而去。然而在这种情形下,周围的其他人又该如何对我做出回应呢?除非有超能力,否则他们无能为力。如果我们想要其他人参与到其中来,我们就必须将我们此时的心理状态,转换成其他人可以看到的行为状态。因此,我们我自己:“我该如何表现难过?”

  我们可以痛哭。 哭泣是一种其他人可见的外在行为。当我的儿子看到我流下眼泪的时候,他一定会有所行动已作为回应。他或许会安慰我,又或许会取笑我。但无论如何,我们将会有一个行为上的交换。这里还有一些例子:状态:我很高兴,行动:我大笑。我很生气,行动:我咆哮。我很害怕,行动:我颤抖。一个将内在状态转换为外在行动的角色,就成了动作的实施者。当你将状态转换为行动的时候,你就成为了动作的创造者。为了能帮助你更轻松地完成这种转换,建议你试试“神奇的如果”和“角色扮演”的方法。

  1. 将你自己放在剧中角色的位置上,然后将这样一句话补充完整:“我想要……”

  2. 陈述一下你作为剧中角色想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3. 说出剧中的第二个角色的名字,他将会接收到你的动作并做出反应。

  这听上去是不是有点像是在构建一个主旨陈述中的目的句?总之,你一定要尽力使其简单而又直接。假如你剧中的角色叫做珍,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她正在生她哥哥约翰的气(她此时的状态)。你给她的一句话可能是:“我想狠狠扇约翰一巴掌。”(将状态转换为行动)。而约翰此时就来到了一个必须做出回应的十字路口。珍想要扇约翰耳光的实施,告诉我们她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同样,约翰对于珍的袭击所做出的反应,也会告诉我们他的情况。因此,你作为作者,一定要多加小心。当你将状态转换为行动,选择具体的动作的时候,你正在为角色做着至关重要的决定。
   
  现在我们来看看约翰的情况,他心中的那句话也许是:“我要赶紧躲闪然后立刻逃跑。”或者是:“我要用力推开我妹妹。”甚至可能是:“我要上前紧紧地拥抱着她,让她慢慢平静下来。”通过他的行为,观众将会对约翰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做出判断。这其实是剧本写作中非常有创造性的部分。你的选择将会决定观众如何看待你的角色以及整个故事的进展方向,因此你一定要做出对二者来说都最为合适的选择。如果约翰还手了,那么你将有一个与约翰紧紧拥抱妹妹完全不同的故事。你一定要自问:“我究竟想要观众感受什么?我想要他们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好,如果你,作为约翰,决定说,“我要赶紧躲闪然后立刻逃跑”。于是他真的躲开珍,夺门而出了。那么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呢?让我们再将目光投向珍的身上,她会冲着约翰大声吼叫,还是立刻追出去,或者坐下来开始伤心地哭泣?
  
  如果你有了一个顺畅的开头,但你的剧本渐渐停滞下来,开始变得沉闷,这也许意味着你的角色陷入了内在的状态,而不是处在行动之中。那么你应该采用这个“我想要……”的,练习,它会使你的人物和故事走出困境,重新迈开前进的步伐。

发表评论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