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论坛 门户 技术 音响 查看内容

摄像技术:构图(上)

2012-4-12 08:13| 发布者: admin| 查看: 603| 评论: 0|原作者: 中国音响网



  构图,诸如绘画、摄影,都有这个概念。人们在对绘画、摄影构图的研究中,还形成了一些视为定论的模式,如绘画里的“三角形”“金字塔形”、“S曲线形”构图;摄影里的“对角线”放射形”中心形”构图。由于电视画面以连贯的活动的图像为主,绘画、摄影等旨在表现瞬间的构图法则不完全适用。但电视画面和绘画、摄影的构图仍有共通的地方,这是因为静态画面的构图规律,对于电视的单帧画面来说依然是个基础,其画面活动的起点还是静态的画面。因此,结合电视画面的特点,进行静态画面的研究,是电视画面构图的登堂入室之径。
   
  那么,电视画面构图时需要明了的自身特点有哪些呢?

  1. 画幅比例的固定性。电视画面不似绘画、照相,后两者在绘制过程中从不为画幅比例所框限,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为表现一座古都,选择了一丈二尺多长的横幅。照相作品在放大机下也以多种比例尺寸表现相关的内容。但电视画面没有过多选择的自由,它只有两种固定的幅边比4:3和16 :9,这两种画幅比。鉴于此,在电视画面构图时,必须接受“固定边比画幅”的限制,在一个不变的画框中反映千变万化的画面内容,这就形成了“画幅比例的固定性”这一特点。电视从业者必须遵循这一特点的规定性,训练自己在这个固定方框中处理构图的本领。技巧高超者,应以这个固定的框架为窗口,利用摄影机的运动、场面的选择、景别的变换、光影的处理,在提供好的画而形象的同时,使人们感觉不到“窗口”的存在。努力突破固定画幅形式的束缚,是获得优秀画面的起点。

  2. 画面构图的连续性。电视画面的构图不像其他任何视觉作品中的构图。它的关键在于活动,因为没有一个画格跟另一个画格完全一样,影像是在不断变化的,画面的这一“活动”特性,带来了画面构图的连续性这一特点,这是区别绘画、照相构图的重要特征。这种活动着的画面显示出明显的承前启后关系,每一个画面都是在补充、丰富上面一个画面,且又依赖下一个画面继续传达要表述的内容。
       
    电视画面连续性构图的关键,是不断调整好画内诸构图因素的“相互关系”。“一切围绕中心”,无论是起幅画面,还是落幅画面,都要找准与主题相关的对象,作为构图的依据。要突出某个对象时,应以该对象作为构图的结构中心。在机位变动、镜头变动、人物活动的综合活动中,要根据内容要求,抓住主要因素的变化进行跟踪构图。在运动中构图,始终要注意方向、速度和节奏等因素的变化。

  3. 画面形象的时限性。电视画面的连续性也造成了一个镜头画面的特定时间长度,也就有了画面形象的时限性。电视画面不能像绘画、照相那样让观众反复观看,特别是电视新闻画面,还不能像艺术类电视画面进行“慢镜头”处理,让观众在“放大了”的时间节奏中从容欣赏。电视画面无法摆脱时间流动对它的约束,它所叙述的空间形象只能在有限制的流动时间内展示。

    这就要求电视摄像者在处理构图时尽可能抓住事件的典型细节,简洁、鲜明地反映画面形象,以相对集中的画面加深观众的瞬时印象,提高传播质量。尤其新闻类电视画面,一个镜头仅有几秒钟(如若拉长镜头又减少了节目的整体信息量),其画面形象的时限性表现十分突出,需要记者具有一定的画面构图时间意识。

  4. 画面构成的一次性。从构图的整体过程看,电视的画面构图是一次性的,一开机,构图伴随开始,一关机,构图也就结束了。它的技术过程,决定了它必须一次完成,它不像文字、绘画可以数易其稿,也没有照相暗房加工增删构图内容的可能,因此电视可谓是一种产生“遗憾”的工具。
发表评论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