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光用来照亮那些阴影以避免新阴影的形成,补光几乎总是柔和的。它一般放在以下四个位置中的一个位置处:照相机/被摄体轴的前向位置,并稍微高于照相机高度;照相机/被摄体轴的关键侧向,这个位置比照相机/被摄体轴能产生更好的立体效果;脸部的非关键侧向,这是要特别小心不要产生一系列新的阴影,尤其是鼻子上。这个位置也出现很好的立体效果,但由于演员的移动很容易造成阴影问题,最后一个补光位置是上方较高位置处。补光的强度对影像的情调有着重要的影响,可用“高调”和“低调”来描述:在高调(轻松、明亮、欢快的情调和效果)情况下,如果有补光的话,它将和补光一样明亮;当为低调效果时),伴随的是神秘、阴郁、黑暗的情调。补光与主光相比将是低强度的。补光在一个特定镜头中的确切位置由移动阴影的考虑和所需的整体效果来决定。 后面光是指来自被摄体的正后方且通常是从上方照射下来的光。后向光用来照亮头发并从背景中分离被摄体。 轮廓光指来自被摄体后方且有一定角度并能“提取”或勾画出被摄体的整个或部分轮廓的光。轮廓光也被用来照亮头发和我们习惯的脸颊的边缘。后向光、轮廓光和辅助光的主要作用是产生景深,这时被摄体有立体感,可把被摄体从背景中分离出来。 特殊的灯光有诸如眼神光和头发光。眼神光是一种很重要的配光使用它不是从曝光的角度考虑把眼睛照亮,而是制造一个反射,使眼睛有鲜活感。眼神光有时也被用来产生特殊效果。眼神光很容易安排,位于照相机/被摄体轴上的补光将同时作为一种眼神光。没有这种补光的地方,我们可在照相机上方安装一个小灯,作为一个流动补光。眼神光通常使用低照度光,它不必照亮整个被摄体,只要使眼睛有反射光即可。 发光有几种类型:来自头顶;来自倾斜的角度,用来产生戏剧性效果;来自被摄体后面,能产生一种光晕的效果。需要指出的是,电视画面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不同类型的电视节目对电视画面的用光控制有不同的要求。例如电视新闻拍摄的光源比较单一,其照射方向也单一,它一般不似艺术类画面可作多点光源的布置。根据这一特点,拍摄中尽可能运用顺光或顺侧光,并保证适度的照度。实践证明,照度适中的顺光或顺侧光,画面的色彩饱和度最佳。电视新闻忌用逆光拍摄。无论是用自动光圈还是手动光圈,单一的逆光很难取得好的效果。值得提醒的是,逆光入镜,还有灼伤摄像机感光元件的危险。而在拍摄中,还要避免画面中出现高光点(多是多灯照明时),以防画面中出现光晕拖尾,分散观众的注意力。 线条,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起点,千变万化的形态,无不发端于线条。在画面构成中,首先需要的是发现线条和捕捉线条。所谓发现线条,是指在对进入画面中的对象轮廓中找出相应的线条来,只有发现了,才谈得上对于线条的进一步认识,才有可能掌握它,并对它们作出适当的安排。线条运用成功与否,取决于制作者敏锐的洞察力和高超的运筹驾驭水平。尽管从理论上应该认为抽象的线条没有具体含义,但由于生活经验的积累,人们对各类线条还是形成了抽象认识定势,认为各种线条还是具有某种普遍的象征联想作用。线条是画面构成中的基础因素 |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