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论坛 门户 技术 音响 查看内容

周传基讲电影:欧洲电影空间观

2012-4-12 08:39| 发布者: admin| 查看: 427| 评论: 0|原作者: 中国音响网



  因为雷诺阿和安东尼奥尼这两位电影艺术大师都是开放的空间观念的现实主义者(安东尼奥尼认为心理活动也是现实的一部分),所以他们认为银幕的空间与现实的空间是相连的。银幕只不过是面向生活的一扇窗户。观众是偶然走到窗前,看到窗外发生事情。窗外的生活是独立自主的,它不是为观众而设的(即为观众在表演),而且生活也不是仅仅是观众所看见的那一部分。既然是生活中的窗户,那就不是绘画的构图概念。尤其雷诺阿的影片强调摄影机的运动,他的几乎总是在动,甚至是令人觉察不到的运动。在运动中就很难研究构图了。国内有人对电影的理解始终是静态的。电影发明的目的就是纪录运动,他却把这运动全变成静态的了,因此就有构图,多构图这一说。就是克莱尔说的,对于有些人来说,新事物不是旧事物的手抄本,那是不可思议的。

  雷诺阿等这样的空间观念当然带来了一系列的独特的表现形式。比如说,由于没有构图概念,所以有时,一个人物会有一半身体在画外,一半在画内。又有人把这称作不完整构图。不完整构图是封闭的空间观念的一种表现手段。它依然以画框为准,由于构图是向心的,因此不暗示画外尚有空间。这样就可以造成一种不平衡的感觉。这是好莱坞类型片中的黑片惯用的手法,用以表现其中人物的曲扭的心态。但是雷诺阿等的空间观念所表现的空间是看得见的(画内)和看不见的(画外)总合起来形成的空间,所以这种现象是暗示你只看见了那个人的一半。还有一半被门或墙遮住了。还有他们的人物不仅不是象好莱坞电影儿那样左出画右入画,而且即使是人物入画,也不是立即随着镜头的切走进来。那个镜头切过来后,安东尼奥尼总是稍稍等了一会儿,人物才入画。因为那个空间并不属于那个人物的,为什么要让他立即入画。雷诺阿却是等人物离开了画面,他还要等一会儿才切。因为那个空间并不属于那个人物的,为什么他走了空间就存在了呢?好莱坞的成规来看,这叫不紧凑。他们强调纵深空间,因为生活的空间都是立体的。可是法国新浪潮的导演戈达尔却不用纵深空间,因为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丑恶的,不能用纵深空间来美化资本主义社会。我们有一些导演也坚持不用纵深空间,不知是否也出于和戈达尔同样的理由。另外,由于摄影机在运动,很难布光,所以他们的影片更多是用多云天气的自然光来拍。

  当然这就没有好莱坞电影儿的人工用光所造成的那种魅力,一般观众不喜欢看。尤其是中国观众更不习惯看。好莱坞已经设法培养起中国观众看好莱坞电影儿的习惯了,所以他们竟能从好莱坞电影儿里找出教益来。开放性空间观念没有成规,上面只是所提出几个代表人物的一些用法,便于大家分析的入手。
发表评论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