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角度还可以展现一些有一定联系或差别的并列形象,形成对比和联想,引导观众进一步的思索,从而表达画面以外的引申义,丰富画而的内涵。正面角度拍摄的不足之处是,由于它突出横向线条,这些线条与画幅边缘平行,使得画面缺少纵向的透视变化,没有构图的动势方向,因而显不出更多的空间和体积,显得呆板。而且,正面拍摄的物体透视感比较差,立体效果不甚明显,如果画面布局不合理的话,就有可能使被摄对象显得主次不分,平淡而无生气。 侧面角度,是指摄像机处于被摄体的止侧方向,与被摄体止侧面成90度角的拍摄角度。这个角度主要用来表现被摄对象侧面特征,勾画被摄对象侧面轮廓形状。侧面角度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这从我国的民间艺术皮影戏的艺术造型中就可见一斑。皮影戏主要是通过侧面角度的造型来表现丰富的戏剧情节的。侧面角度可以比较清楚地交代被摄对象的方向、方位。这是因为,运用侧面角度拍摄,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位于画面的一侧或在画面之外,从而使其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在拍摄体育比赛时,我们可以用它来表现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双方参加的体育赛事,以交代双方的位置关系。 侧面角度可以用来表现人物或事物的动势。对于那些运动着的拍摄对象,用侧面角度拍摄,不仅可以表现其富有特征的侧面线条,而日且可以表现其运动的美感和气势。比如,摄像人员就经常用侧面角度来拍摄呼啸而过的火车、汽车等具有非常明显动势的对象,以造成强烈的震撼力。侧面角度可以用来表现被摄人物之间的情感交流,可以交代清楚相互交流的人物之间的关系。在访谈节目中,除了用正面角度来表现访谈人物外,也经常用侧面角度来拍摄面对面交流的主持人和嘉宾,以形成一种交流的气氛,增强节目的交互性。 背而角度,是指摄像机处于被摄体的背而方向的角度。背而角度使电视画面所表现的视向与观众的视向一致,使观众产生与被摄对象同一视线的主观效果。背而角度是一种较少采用的角度,其实,处理得好的话,这个角度常常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背面角度将被摄对象和他们所关注的事物放在同一个画面上加以表现,往往带给观众一种强烈的参与感,其视像效应是引导观众透过主体的背影探究画面深处的内涵。近年来,许多纪实性电视节目往往采用这个角度进行跟踪式采访,即跟在被摄对象的背后进行拍摄,这样,被摄对象而对什么,观众也同样而对什么,从而使观众产生一种心理认同感,具有很强的现场纪实效果。 背面角度往往具有一定的悬念,这是因为观众看不到画面中被摄对象的而部表情,具有一种不确定性,观众往往想知道其正面的情况,这样观众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就被调动起来了,电视画面创作者可以利用这种期盼的心理来设计矛盾冲突和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用背面角度表现人物时,人物正面的而部表情不为观众所见,几乎没有什么画面表现力,而观众能看到的是被摄对象的姿态和动作,这成为画面的主要形象语言。因此在拍摄背而角度的画面时,要注意着重刻画人物的动作、轮廓,提炼出具有表现力的线条。 |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