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论坛 门户 技术 音响 查看内容

电影编剧:电影改编的几种方式(上)

2012-4-12 08:58|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123| 评论: 0|原作者: 中国音响网



  文无定法。电影改编也没有一成不变的方式。何况,改编的方式要依据改编者对原材料取舍运用的情况来定。在这个领域里,是最富有创造性的,不宜规定出某几种方式去加以限制。可是,为了供初学者参考,我们从已有的改编作品中归纳出来几种类型。从这几种类型中可以看到,它们在忠实和创造的程度上,显然是很不相同的。关于分类,美国电影理论家杰,瓦格纳把改编的方式分为气种:1、移植式,2、注释式,3、近似式。我们则拟分成以下六种。

  1. 移植

    此法一般是以容量相近的中篇小说为改编对象。中篇本身已比较符合电影的容量和具有改编成电影的较大可能性。因此,改编中篇,对原作中的人物、情节、主题均可少作明显的改动,大多是直接挪移过来即可。

  2. 节选

    从一部作品中,选出相对完整的一段,予以改编。节选的主要对象往往是长篇小说,节选的部分往往是人物、事件、场景较为集中的段落。如影片《战火中的青春》是从长篇小说《踏平东海万顷浪》中节选出来的、,电影《林海雪原》是根据同名小说中的一个章节《智取威虎山》改编的。故事影片《林冲》则是从古典小说《水浒》中节选有关林冲的所有回目,集中组织而成的。影片《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也是根据《西游记》中同名回目改编的。

  3. 浓缩

    浓缩的对象,往往是指那些篇幅长、内容丰富、头绪繁杂的原作,改编者又不想从中节选一段,而要全部搬上银幕,这就需要对原作做浓缩工作。此种方式抓住与主题有关的人物事件,以主人公的思想情绪脉胳为贯穿线,对原作删繁就简,去枝砍蔓,以适应电影结构单纯、集中、简捷、明了等特点。如影片《青春之歌》、《基督山伯爵》、《悲惨世界》等的改编均采用这种方式。

  4. 取意

    从某一作品中得到某种启示,重新构思,但仍保留原作中的人物和情景,这种改编方式叫取意。我国影片《达吉和他的父亲》、《小花》,外国影片《塔曼果》、《幸福的黄手帕》等均属此法。

  5. 变通取意

    日本导演黑泽明等多用此法去改编世界名著。他们将外国作品本国化,造成一系列风格内容独特的电影作品,而绝少忠实于原著的思想。如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白痴》日本化,把莎士比亚的《马克白斯》改编为日本古装片《蛛网宫堡》。他们又把莎士比亚的《李尔王》拍成场面宏伟的16世纪古装影片《乱》。

    对于这种将外国原著改编成适合本国国情的改编方式,鲁迅先生是持反对意见的。他在给翻译家孟十还的信中说:“《表》将改编为电影,曾在一种日报(忘其名)上见过,且云将其做得适合中国国情。倘取其情节,而改成中国事,则我想:糟不可言!我极愿意这不成为事实。”

  6. 复合

    这是指将两部作品合而为一,用来表达改编的某种设想。如电影《罗生门》是把芥川龙之介的两篇小说合并改编,它以小说《罗生门》做影片的框架,以《筱竹丛中}的故事做影片的中心事件。又如日本影片《生死恋》也是由两篇小说《爱与死》和《友情》合并改编而成的。再如,苏联早期影片《彼得堡之夜》是根据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两部小说《白夜》和《涅兹万诺娃》合并改编的。
发表评论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