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论坛 门户 技术 音响 查看内容

电影编剧:戏剧性观念形成的风格样式(二)

2012-4-12 09:09| 发布者: admin| 查看: 873| 评论: 0|原作者: 中国音响网



  那么,什么是戏剧性风格样式的影视片呢?所谓戏剧性风格样式,并非就是舞台上的戏剧艺术,但它又吸取了戏剧艺术中的一些重要元素。关于它们之间的异和同,推崇戏剧式结构的美国戏剧和电影理论家劳逊对此曾作过概括:戏剧按照冲突律来结构剧本,“也适用于电影剧本的结构”,但“电影在应用这一定律时必须注意一些重要的特殊条件”。

  这就是说,戏剧式和戏剧艺术的相同之处,在于它们都可以按照戏剧冲突律来结构剧本;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电影具备一些自身的重要特殊条件。为了论说的方便,让我们先来探讨一下电影有哪些“重要的特殊条件”,然后再来谈它们的相同之处。与戏剧相比,电影具备的“重要的特殊条件”,主要是指电影在时间和空间上转换的自由;电影能将镜头迫近人物;电影用视觉形象的感染力代替冗长的舞台对话;以及电影将不同景别的镜头组接起来的独特的蒙太奇语言等。

  电影正是通过上述这些“重要的特殊条件”,使自己摆脱了舞台的框框,不受三堵墙的束缚;同时,既将戏剧冲突律汲取到电影中来,又使戏剧冲突的动作性发生变化,取得了新的特质。以上就是电影和戏剧在表现手法上的相异之处。它们的相同之处,则是两者都可以“按照戏剧冲突律来结构剧本”。这也就是普多夫金所指出的。戏剧格式的电影剧本“应该服从戏剧结构的法则”的方面。关于这一方面,又不外乎包括以不两个共同特征。

  第一个共同特征,是以冲突为基础。法国戏剧理论家布伦退尔说,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所以,戏剧是以冲突律来处理冲突并安排结构的,而所谓“冲突律”,又是指戏剧作品总是以一个主要冲突的迅速发生、发展和解决来完成的。因此,戏剧既然要按照戏剧冲突律来安排结构,那么在结构上必然会形成一条由冲突的动作所引起的,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等结构要素在内的情节线索。电影的戏剧式结构除具有自身的“一些重要的特殊条件”外,从整体结构上来说,它和戏剧艺术的结构相仿。也有这样一条首尾一贯,包括各个结构要素在内的情节线索。而且,无论是戏剧艺术结构,还是电影的戏剧式结构,它们对这些结构要素都有一些共同的原则,或者说是一些戏剧结构发展阶段的原理。

  序幕和尾声不是每部影片都有的,就像现代戏剧,也并非都有序幕和尾声一样。早期的戏剧则不然,几乎每个戏都有序幕(或用“进场歌”),用来说明人物的身世和剧情。到了19世纪,就很少再有人用序幕,单独向观众介绍人物和剧情的了,而是在戏的展开中同时向观众作介绍。原因是剧作家们感觉到序幕式的介绍,实际上是让演员和观众直接发生联系,必然会破坏舞台表演的客观真实感。可是,到了20世纪,又有些剧作家重新运用序幕。然而其作用已和过去大不相同,大致可分这样三种:一是为了使作品带有叙述的性质;_二是为了使作品带有回忆的性质;三是为了赋予作品某种特殊的情调。但尽管具有这些功能,仍然不是所有的剧作家都去采用的。这是因为,一剧是否需用序幕和尾声,要视作品内容的需要,为作品的题材性质以及特赋的情调所决定。若滥加使用,则会画蛇添足,成为作品多余的部分。

  序幕之后,便是开端部分。在戏剧式结构中,一部影片如为7本,一个电影文学本子如分为7段(《魂断蓝桥》除去序幕和尾声,也是七段)。开端的部分约占一本或一段左右,它要求“开门见山”。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开门见山”呢?好的开端,应当是在富于动作性的冲突中展开的。这是因为,戏剧是以冲突为基础的艺术,所以一剧的开始就应着眼于冲突的开展。然而,既然任何叙事艺术都以写人为中心,那么这个“冲突”又应体现为性格的冲突。所以在开端部分里,也就应当交待清楚主要人物之间的性格和借以体现出来的社会性的矛盾冲突。剧的开端对以后的情节来说,是矛盾的起点,它要能引起未来的冲突,为未来的冲突找到依据。并将预示出冲突发展的方向和将来的结局,这种种可能性都应当包含于开端之中。当然,除了基本性格的差异之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东西也必须在开端部分里交代清楚,这就是基本情景。但对基本情景的介绍最好不是静止的,应当和基本性格的介绍结合起来。戏剧式结构的作者,要具有在介绍基本情景时就能同时表现基本性格的能力和技巧。

发表评论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