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论坛 门户 技术 音响 查看内容

电影编剧:块状的散文式结构的艺术特色

2012-4-12 09:18|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182| 评论: 0|原作者: 中国音响网



  块状的散文式结构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段落和段落之间不存在必然的依存关系。

    戏剧式电影和线形的散文式电影都十分讲求段与段之间的依存关系,其中的一部分行动必须蕴涵在另一部分行动之中。显然,这是由于冲突的激化过程,以及人物性格发展的轨迹向结构提出的要求。而在块状的散文式电影中,正是由于没有高度集中的矛盾冲突,写人也只是抓住最具有性格特征的几个侧面传神地勾勒几笔,因而在结构上也就必然会造成段与段之间缺少必然的依存关系。故而,在这类影片之中,只要一个段落能够颇为合理地由另一个段落产生出来(有时甚至连这一点联系都没有),即将剧情发展下去。所以,构成块状的散文式电影剧本的,实际上只是一连串连起来的段落而已,它们并不讲求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必然性。以及它们之间深远的依赖关系。

    块状的散文式结构的这一特征,和文学中的散文讲求“贵散”十分相似。所谓“贵散”,就是无定型、无限制,可以不拘一格。大可不必像戏剧式结构那样,在段落之间必须遵循那种严谨的因果关系,必须格守那种戏剧式的集中,完全可以放开手去写。

    然而,散文又十分讲求“忌散”。所谓忌散是指:若把散文中的每一个段落比作一颗颗明珠,则又需作家找到一根串珠的金线,方能使散乱的珠子变成一件艺术珍品。所以,“贵散”和“忌散”在散文中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它就统一在“形散而神不散”这句话上。

    总之,散文和块状的散文式结构的电影,都是用片断而不是完整的故事将事物点染得如此朴素和优美。块状的散文式结构的电影靠的是人物性格的光彩和作家美好思想的冶炼。它们用的虽是散文笔法,却能收到以冲突表现事物变化见长的戏剧性电影和以描绘人物行动著称的线形的散文式电影同样的艺术效果,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2. 块状的散文式结构在结构上的另一特点是看不到在戏剧式结构中必有的那种高潮和结局。这是由于这种结构样式既没有戏剧冲突所形成的那种紧张发展的过程,也没有矛盾激化后必然要出现全剧高潮的那种形势。这类影片的结构,总是以匀称、平衡的画面,从容不迫地来展示生活中发生的一个个事件。可以这样比喻:块状的散文式电影如行云流水。它以“简约平易”和“罗罗清疏”见长;而戏剧式电影如雷雨天气,它不断发出小的霹雳,然后形成一声巨雷。

  3. 在结构上的第二个特点是:属于顺序式结构,基本上很少运用闪回。不采用把现在、过去和未来交织起来的手法去组织情节;而是按照生活本身的顺序向前发展。在这一点上,它似乎和戏剧式结构相似,而和时空交错的影片不同。在影片(城南旧事)中即或有好几处写秀贞对思康(她的情人)的国忆,主要也是靠秀贞的讲述,并没有出现回忆镜头。

    块状的散文式电影的出现,无疑又为我们电影的百花园中增添了一支独具一格、光采夺目的鲜花。这种影片的文体自由,取材不受限制,于形似散乱之中寓有强烈、真挚的感情,富有内在的旋律。这些特点,使得电影在描绘事件、刻画人物等方面具有独到之处,无疑可以扩大原有的电影题材范围。而且,由于它接近生活所带来的不容置疑性,更使它具有别类影片不可替代的真实感和艺术说服力。故而,它的出现,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电影的结构样式,而且对克服我们有些影片人工气太重,缺乏生活和真情实感的弊端也具有积极意义。所以,从理论上研究这种新样式,提倡这种新样式,应当说是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也希望能见到更多的这类影片出现在我国银幕上。

    但也不可否认,要想写好这类影片,确也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王国维说:“散文易学难王。”这句话,很值得写块状的散文式电影的作者思考:唯其允许散,所以很不容易写好。如果有人把写块状的散文式电影当作顺手写来可以很自由,不费思索,写到哪儿算哪儿,这就大错特错了。写块状的散文式电影最要防止对生活材料作无选择的罗列,和作者对生活材料缺少必要的思想冶炼,这正是造成散文式电影冗长、拖沓和结构涣散的主要原因,甚至还会走向自然主义。
发表评论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