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论坛 门户 技术 音响 查看内容

摄像技术:随意观看画面(一)

2012-4-12 09:20|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008| 评论: 0|原作者: 中国音响网



  观看的第一步是感觉。感觉,或者说看,仅仅意味着让充足的光线进入眼睛,从而直观地看到周围的物体。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感觉的效果取决于眼睛的各部分工作得好不好。很明显,受伤或是不能正常工作的眼睛会妨碍人们感受事物。不妨把看的过程当作照相的过程来理解,因为在视觉感觉这个层次上,人对形象的精神加工几乎不存在的。

  赫荷黎认为观看的第二步是从视野中选择一个特定的元素。所谓选择,就是从感觉能够提供给我们的大量画面中,把景物中的一个具体部分隔离出来。完成这种隔离,要靠光线的集中,以及大脑高级功能支持的眼睛的聚焦特性。选择是由意识和智力控制的行为。而对景象中形形色色的物体,选择要比单纯的看更投入。它启动了一个给视觉对象分类的加工过程,比如,某个物体究竟是己知的、不熟悉的、有意义的,还是费解的。选择就是把某个既定目标隔离在成像最清晰的区域里,即眼球后部视网膜的中央区里。从景象中选择一些个别目标,这是眼睛的一项生理功能,它能把人的精神活动集中在从其他物体中隔离出来的一个细小对象上。

  关于观看,赫荷黎写道:“你了解得越多,看到的就越多。”一个前职业运动员和一个第一次到赛场的人观看同一场棒球比赛,两人看到的效果肯定截然不同。初来乍到者可能会错过球队经理的手势、比分牌上的信息、球从投手到击球手之间的飞行弧线以及其他一些细节,而这些情况那个前运动员都会注意到。赫荷黎视觉理论的最后一步是理解,也就是说,必须设法弄清楚你所选择的关注目标的含义。只有积极地思考了所见事物的意义,大脑才有可能把这个视觉信息存储到长时记忆库里,让它成为你知识积累中的一部分。
   
  从更高的认知程度上对一个形象进行精神加工,而不是停留在简单的感觉和选择,这意味着必须全神贯注于视野中的既定目标,发现它的意义,而不仅仅是完成一种观察行为。这一切的实现对精神活动的敏锐程度有相当高的要求。当然,如果而前有一个全新的或是出人意料的事物出现,不用很复杂的精神加工,你也可以把某些特别的视觉元素区别出来。但是,只有当你对相关视觉信息做过分析后,你才能确切地发现这个情景的真正意义,它才有可能成为你长时记忆中的一部分。
   
  了解得越多,感觉到的就越多,感觉到的越多,选择的就越多。选择的越多,理解的就越多,理解的越多,记住的就越多;记住的越多,学到的就越多;学到的越多,了解的就越多。能不能看清事物,不在乎视力好不好,不在乎戴没戴眼镜,也不在乎有没有一台可以观测月球的高倍天文望远镜。感觉、选择、理解,这些过程要求我们有好奇的、怀疑的、有知识的头脑。视觉传播者的目的不是把一个形象刊出或是播出这么简单。他的目的在于通过引人注目的图像,让观者牢牢记住其中的内容。

发表评论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