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作者有了总体构思后,必然要按照总的意图去进行具体组织,当然,这不仅仅指把各个场面连接起来,还应从心理上去引导观众使之造成深刻的印象,乃至情感上的触动,这就要依靠结构技巧了。电影已有百余年的厉史,在这一百多年的历史中,杰出的艺术家们不断创造并丰富着结构技巧的宝库。这里不可能一一列出,仅就其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几种作一些介绍。
- 对比
生活中的人和物,为了显示出他们各自的特征,可以用对比的手法去获得。美与丑、善与恶、爱与恨、强与弱、是与非、黑与自、从格格不入到须臾不离、从戒备到相爱、从排斥到接纳……均可在对比中表现得愈发强烈,造成深刻动人的印象。所以,对比是影视剧结构技巧中最为重要的一种。而在影视剧中,这种对比,有时发生在镜头与镜头之间。有时发生在场面与场面之间,有时也发生在段落和段落之间,似乎它们无处不在地互相衬托、互相强调,使观众把两种矛盾的状况加以比较,收到很好的效果。这种对比的手法,较多地出现在散文式电影之中。这是因为散文式电影往往要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的细微变化。
- 平行
影视较之舞台的特殊有利条件之一,便是可以运用“同时原则”,将在同一时间内两个不同场合发生的事情同时表现出来,平行地发展着,它们相互衬托,相互补充,给观众带来联想。
- 动作的交叉发展
这又是一种结构技巧,即是在动作平行出现的基础上,将具有同时性的两个以上的平行动作或场面交替出现,将观众的视点不断地从这一动作或这一场面移向另一动作或另一场面,既让他们看到同时发生的两个场面的情况,又引起他们莫大的关注。这种结构技巧是造成悬念和紧张的最好方法之一。这种结构技巧常见于动作片或按照“冲突律”结构而成的戏剧式电影之中。
在运用重复这一结构技巧时,一定要注意,被重复的事物虽存在外部的相似性,但作者必须注意它们的内在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恰恰显示出形象(包括人物性格的发展,情节的发展等)的发展和变化,若不是如此,则这种重复会是机械的重复,显得毫无意义。
- 视点
视点可分为客观视点和主观视点两种。又可称为客观镜头和主观镜头。客观视点又可叫做“全能视点”。影视艺术家以旁观者的身份,通过镜头去表现人物的行动,并向观众讲述正在发生的事情。可见客观视点能够用生动的银幕形象,向观众介绍环境,描写人物,交代剧情。它是影视剧中用得最普遍的,特别是在传统影片中被常用的一种视点。它通过客观镜头,使观众像在生活中那样耳闻目睹周围发生的一切。主观视点是用影片中人物的眼睛去观察他身边的人和事。这种用影片中某一人物的视线拍摄的镜头,又可以叫做主观镜头。有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在同一场戏中,主观视点和客观视点交替运用的情况,而这种用法也往往能产生出强烈的悬念和紧张感。在现代电影中,主观视点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在影片中。特别是在意识流影片或中国的心理影片中。如法国影片《广岛之恋》便是以法国女演员的视点来结构全片的。而在中国影片《天云山传奇》中则主要是通过女主人公宋薇的视点展开剧情。
|